三十八 高陽危局-《異界烽火錄貳烽云再起》
第(1/3)頁
……
高陽城樓之上,旌旗林立,垛墻之前肅立著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鐵甲將士,他們,便是大周王朝真正的直屬中央精銳——雷霆軍!遠不是殿前司可以比擬的精銳!
只是,現在的雷霆軍所面臨的困局是前所未有的嚴峻,因為在高陽城外延綿十里之地,駐扎著密密麻麻的營寨,少說也有六七萬人之多,最近的營地僅與城墻兩箭之隔的距離。
他們,就是造成雷霆軍只能困守的罪魁禍首——偽昌大軍,一支由流民、破產地主、商販組成的大軍!他們還有另一個稱號,流賊!
雷霆軍和流賊之間的恩怨可以說是一言難盡,十幾年來,雙方交戰次數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當年雷霆軍兵分兩路開進河源之初,雷霆直屬軍團的戰力可以說是彪悍至極,好幾次以寡敵眾殺的流賊是漫山遍野都是尸體。就算組建的附屬軍團也是異常勇猛,遠比本地官軍要強大的多。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經過三年前那場血腥大戰之后,局勢慢慢發生了轉變。
十多年的苦戰,讓雷霆軍深陷在河源、靖泰兩省的泥潭不可自拔,成為了皇室和當地士閥政治博弈的工具。
三年前那一場戰役,百萬流賊被有“毒將”之稱的李宿溫付之一炬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同時,雷霆軍的傷亡也是前所未有的嚴重,四個附屬軍團幾乎損失殆盡,直屬軍團雖然未受重創,但變數卻也由此而生。
雷霆軍雖然贏得了此次大勝,卻沒有趁勝追擊讓流賊之首段洪等他麾下的骨干給逃脫了,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流賊以強勢之態卷土重來,這一次的流賊與以往相比,已經不是一支只會拿百姓當炮灰充做軍糧的烏合之眾,而是一支真正的軍隊了。
由于準備不足,加之輕敵之態,雷霆軍與流賊數次交鋒之中都沒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損失慘重,大周最后的精銳直屬雷霆軍三個旗團大軍中了敵將羅松誘敵之計半道埋伏殲滅半數,余數倉促退回了高陽拒守。
而羅松則趁機派遣精銳部隊從昔日劉策在湄河鎮附近發現的八百里峽道出擊,從中間切斷了高陽城和五梁鎮之間的聯系,又命副將華成派軍直撲高陽北門只圍不攻,堵住了城內守軍突圍的可能,順路讓車照山、馬進軍領兵七千占據河源北部邊境要道,同時控制住了河源糧倉安陽縣和附近數百萬畝良田,并借助地形優勢打退了盤踞在靖泰邊城的雷霆軍數次進攻,穩住了河源的局面……
不過,羅松并沒有因此自滿,在擊敗前來馳援河源的雷霆軍部時,立刻調動另一名猛將夏侯瓊領一萬七千人馬,趁靖泰雷霆軍松懈之際,迅速進軍靖泰各地,一路勢如破竹,打的靖泰官兵和雷霆軍是抱頭鼠竄連退五百里,順道奪取了靖泰鐵礦資源地,石襄!徹底將高陽城孤立起來……
明白羅松意圖后,身為雷霆軍最高指揮使兼任軍長的當今天子衛稹的皇叔,衛怏,組織了好幾次突圍戰,都被華成和羅松嚴密的防守打了回去。
這時衛怏才真正意識到這支流賊已經今非昔比,變得非常狡猾且驍勇善戰,即刻書信一份派人前往京師求援。同時段洪稱帝改立國號為昌,更是讓本已風雨飄搖的河源局勢更加不堪了。
段洪稱帝后,一改以前草菅人命的風格,接受傅如海的建議在河源各地廣納人才,將追隨自己的大部流民安排屯田養兵,減免稅賦,不再隨意派他們上戰場,很快就得到了幾乎整個河源北部平原百姓的支持,加之他四處散播河源總督趙元極的惡行(真實),那些對趙家以及當地世家早就深痛惡絕的底層百姓更是堅定的站在了“大昌”這一邊。
隨著“大昌王朝”的崛起,河源的局面真的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失去民心支持的本地士族只能再次南逃到蔡州避難,等待著朝廷派軍鎮壓流賊后,再拿回屬于自己的一切。
衛怏站在城墻之上,望著高陽城外人山人海的畫面,心中滿是憂慮,現在自己手中的雷霆軍只有不足一萬五千人,其余都被安置在五梁鎮和靖泰各省,面對流賊十萬大軍兩面包圍,是頭痛不已束手無策。
當然相比圍城,最令他擔心的便是糧草快要耗盡,現在只能強征百姓的糧食維持軍隊士氣,只是縱使如此,也只夠維持三五日之食,一旦三五日過后,若再強征,城內便極有可能產生民變了,現在只能祈禱神都的援軍趕緊前來解圍,扭轉眼下不利的戰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嘉兴市|
周口市|
商洛市|
龙岩市|
灵宝市|
余姚市|
东乌珠穆沁旗|
南充市|
金湖县|
内丘县|
彝良县|
岳阳县|
宝清县|
体育|
都江堰市|
岳西县|
阳城县|
景洪市|
公主岭市|
扎囊县|
太谷县|
崇义县|
合作市|
福州市|
邢台市|
平原县|
康马县|
花莲县|
佳木斯市|
平邑县|
紫金县|
南乐县|
巫山县|
定结县|
加查县|
五指山市|
桃园县|
宁河县|
成安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