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鄧艾當然知道阿爾達希爾一世已經(jīng)帶著他的十七八萬叛軍正返回波西斯的消息。 康居、大宛兩軍的主將還對鄧艾建議:“鄧將軍,阿爾達希爾一世有三萬波西斯騎兵,據(jù)說這些波西斯騎兵不遜于安息帝國的帕提亞騎兵,甚至還要更勝一些,他們戰(zhàn)斗力強大,且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有十七八萬之眾,我們即攻破了波西斯,將波西斯擄劫一空,也成功迫使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放棄繼續(xù)攻向安息帝都泰西封,我們是否應該撤離波西斯,避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鋒芒?” 鄧艾會這般避敵鋒芒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 他深知陛下讓自己此次進入安息帝國的戰(zhàn)略目的,乃是為了讓安息帝國最終臣服于大漢,為此陛下甚至允許他在軍事方面可以便宜行事,非不能決定之大事,不必請示長安城。 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銳氣正盛,鄧艾可以肯定,如果不打掉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的這股銳氣,他只要率軍撤離波西斯,阿爾達希爾一世便又會轉(zhuǎn)頭再去攻打泰西封,徹底滅亡安息帝國,而建立自己新的帝國。 打掉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的銳氣,安息帝國方面才能真正能得到喘息,因老國王戰(zhàn)死引發(fā)的局勢崩塌也能夠制止,只要新國王繼位,安息帝國完全能夠重整旗鼓,彼時東西夾擊,可徹底剿滅阿爾達希爾一世等叛軍,保住安息帝國。 當然,在東西夾擊叛軍之前,安息帝國的新國王必須先表態(tài)今后安息帝國臣服大漢。 說起來,鄧艾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安息老國王戰(zhàn)死,劉宇下了圣旨,讓鄧艾全權(quán)決定什么時候率軍進入安息,鄧艾就是算準了安息老國王大致什么時候會戰(zhàn)敗,而阿爾達希爾一世這樣的梟雄絕對不會因為趕時間就放過安息老國王,簡單說就是等故意讓安息老國王戰(zhàn)死或者被俘。 這其中有鄧艾的想法。 老國王當了三十年安息帝國皇帝,高高在上慣了,也自稱萬王之王慣了,他不會愿意臣服大漢,就算一時迫不得已臣服,也必定會多生枝節(jié),如果是在老國王戰(zhàn)死而新繼位的新國王情況肯定要好得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