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3章 對皇長子的培養-《混在三國爭天下》


    第(1/3)頁

    可以說有了紅薯、玉米、馬鈴薯三種糧食作物,不僅可以鞏固漠南、漠北等廣袤大草原成為大漢穩固疆域,還能讓大漢這片土地從最多只能夠承載幾千萬人口,發展到能夠承載幾億人口,甚至更多,大漢五十年內人口必能破億,百年內就能夠發展到幾個億。

    還有一點,歷史上每每王朝覆滅,華夏大地經歷一次王朝更替的戰亂,人口便會銳減,十不存二三。以沒有劉宇的歷史上三國時期為例,黃巾之亂前,東漢人口近六千萬,一場黃巾之亂,加上諸侯混戰,東漢滅亡,三國并立,大漢人口一度從五千多萬銳減到不足一千萬的最低點。

    西晉八王之亂后,漢人也從三千多萬銳減到僅剩不足一千萬,以至于最后被五胡所趁,讓華夏民族墜入無間黑暗,幾欲文明血統被徹底滅亡。

    隋朝滅亡的戰亂,唐朝滅亡的戰亂,宋朝滅亡的戰亂等等,哪一次不導致華夏人口巨量銳減,十不存二三。

    終究大漢土地上傳統的稻谷、麥子等糧食局限性太大了,產量不高,周期也較長,干旱、水災都有可能顆粒無收。

    有了紅薯、玉米、馬鈴薯就不一樣了,特別是紅薯和馬鈴薯,隨便種種就能獲得高產,不過于局限土地,什么山地、旱地之類的都能夠種植,紅薯未曾收獲,葉子和藤蔓也能吃,怎么都比樹葉、樹皮好吃吧。

    清末的戰亂,民國時期的各軍閥混戰的戰亂等等,華夏人口幾乎沒有什么減少,就算一時期減少,也能很快恢復回來,這便是紅薯、玉米、馬鈴薯的作用。

    量變引發質變,當人口多達幾億的時候,一切天災、戰亂對人口的削減比例都遠遠比人口只有幾千萬小得多,且亂后人口恢復速度也快得多。

    人口才是一切力量的根源,才是鞏固疆域,拓展疆域的動力,才是維持華夏始終立于世界之巔的基石。

    調甘寧海軍南下參與大戰,戰事幾時能結束?時間拖久了,甘寧突然就染病死了怎么辦?甘寧在大戰之中出現意外直接陣亡了怎么辦?太多不確定性了,劉宇必須要盡可能的確保甘寧沒有任何意外的帶著大漢海軍船隊抵達美洲大陸,最終將紅薯、玉米、馬鈴薯等糧種成功帶回大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民丰县| 拜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樟树市| 苏州市| 黄平县| 集贤县| 定陶县| 牟定县| 微博| 尉氏县| 咸宁市| 榆社县| 长丰县| 南昌市| 广丰县| 淅川县| 伊吾县| 汉沽区| 确山县| 漯河市| 邵东县| 孟州市| 鹿邑县| 镶黄旗| 阜康市| 昭平县| 云阳县| 鹤壁市| 友谊县| 大理市| 邹平县| 虹口区| 郯城县| 中西区| 贡觉县| 长丰县| 温泉县| 建湖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