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捷報傳到長安城。 “烏孫大捷,俘獲丁兩萬余人,各牲畜二十三萬七千余頭……” 戰利品不可謂不豐厚,畢竟大漢只出兵兩萬,死傷數百人,相比較收獲,這點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首先議論起來的是長安大街上的普通百姓。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概因人類的基因里面就埋藏有征服的欲望,他們展現自己強大,壓過其他人。更何況,大漢自夏商以來就以中央文明之國稱道,周邊都是蠻夷,而蠻夷必須要臣服中央文明之國,若有絲毫不敬,就是大罪。 對周邊蠻夷,每一次征服,其實都能讓大漢百姓由衷的感到自豪。 劉宇掃滅諸侯,統一天下,結束亂世,就已經讓大漢百姓視劉宇為圣君,當劉宇又掃滅周邊眾多蠻夷,如羌、氐、南匈奴、烏桓、高句麗、鮮卑等,每一次大勝,大漢百姓又更加誠服劉宇這個天子。 整個大漢的凝聚力,兩三百年來前所未有,劉宇一言在大漢百姓眼中便如天意,莫敢不從,劉宇的皇權威勢,比之兩百多年前的漢光武帝都要強盛數倍,畢竟劉宇不僅武功遠勝當年漢光武帝,而且他也沒有漢光武帝那么多掣肘,不管前朝后宮,劉宇都能完全一言而決,沒人敢也沒人有能力鉗制劉宇。 未央宮,大朝會上。 劉宇先是盛贊護國公趙云的功績,緊接著決斷烏孫俘虜,以及那二十多萬頭牛羊馬匹等戰利品的安置。 烏孫俘虜自然是全部送往河北地區,參與開挖大運河工程,二十多萬頭牛羊馬匹則直接送到漠南、漠北大草原上放牧,同時供給營造八座郡城的部分消耗。 又決斷了一些事情后,劉宇突然說道:“朕欲尋找當年解憂公主的后人,諸卿可在此事籌劃,朕只要結果!”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解憂公主的后人?解憂公主都是西漢時期的人了,隔了兩百多年,陛下突然要找她的后人做什么? 劉宇卻沒有現在就向文武百官們解釋太過詳細,擺了擺手,示意內侍可以宣布退朝,劉宇便起身離開大朝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