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強遷高句麗遺民-《混在三國爭天下》
第(1/3)頁
一隊漢軍追入山脈之中,但先是迷路,又遭高句麗人伏擊,傷亡了數百人,而殺傷高句麗人的數量不到百人,近乎十倍的傷亡差距。
趙云咬牙:“傷亡竟如此巨大。”這樣的傷亡比例,趙云還從未經歷過,心中自是極為憤怒。
徐庶勸諫道:“高句麗人本就是漁獵出身,退入長白山脈中漁獵本就是高句麗人最后的手段,他們對長白山脈之中的地形極為熟悉,我軍貿然再追入山中,自是難占得便宜,反而一個不慎便會傷亡巨大,除非高句麗人自己出來,或者能直接知道高句麗人在山脈中的具體藏匿地點,直取突襲,一舉圍殲。”
而這談何容易,高句麗人又不是傻子,知道硬碰硬絕對沒有取勝的希望,漢軍不撤回中原,他們怎么可能會出來。至于知道高句麗人在山脈中的具體藏匿地點,這也不容易,就算知道了,成功突襲更不容易。
趙云頓了頓,卻突然笑道:“要迫山脈中高句麗人出來,絕非難事。先生莫不是忘了,陛下曾言,攻破高句麗王都之后,接下來便遷高句麗遺民南下中原,先開挖南北運河,然后分散安置定居,沒了高句麗百姓,高句麗王將來還有何復國的希望?高句麗還是高句麗?因此吾斷定,高句麗王得知此事往必然瘋狂阻擊,而要阻擊便必然要派軍從山脈之中出來,彼時將之殲滅……”
徐庶一愣,隨后也笑了。
開挖連通南北的大運河是劉宇戰前就既定好的國策之一,鑒于歷史上隋煬帝的前車之鑒,劉宇不會操之過急,給百姓造成巨大負擔,因此用段部鮮卑俘虜與高句麗遺民,加上一部分漢人壯丁作為開挖的人力最合適不過。
劉宇預估在十年時間左右能挖通大運河即可。
近六萬漢軍除了一萬屯駐丸都城,其余近五萬分為五路,四面出擊,剿殺高句麗殘余抵抗勢力之余,也將各處高句麗百姓集中起來,強行南遷。
高句麗百姓不過十來萬人,基本上都是老弱婦孺,而漢軍也有五六萬,面對如狼似虎的漢軍,他們是沒有什么抵抗之力的,膽敢抵抗的,也被漢軍士兵毫不留情的砍殺。
遷走高句麗百姓的同時,劉宇還下旨從遼東與幽州一帶移居兩萬戶漢民到進入高句麗,同時為了避免漢民過度抵觸,承諾所有移居高句麗的漢民,不論男女,每口皆發放三十畝耕田,同時免稅十年。
顯然,劉宇雖然遷走所有高句麗遺民,但卻并不準備放棄高句麗領地。
有漢民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大漢實際疆域。
長白山脈,東北平原,這既是苦寒之地,也是一片奇異的寶貴之地。不提這里后世便建設成為北大倉,有發展成為超級大糧倉的潛力。就說漢朝之后,契丹、女真等強悍半漁獵半游牧民族皆起源于這里。以至于華夏自唐朝以后,邊防重心被迫轉移到遼東一帶防范契丹、女真。
每個王朝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若主要精力轉移到了遼東等東北一帶,那么便不可避免的忽視西面、南面以及大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开化县|
双牌县|
壶关县|
鲜城|
永登县|
云安县|
宾阳县|
泰顺县|
丹巴县|
霸州市|
宽甸|
赣榆县|
唐河县|
黑水县|
甘德县|
同江市|
龙山县|
凤翔县|
新巴尔虎左旗|
甘南县|
柘荣县|
贡觉县|
谢通门县|
当雄县|
秦皇岛市|
南靖县|
黄石市|
镇雄县|
山东省|
尼玛县|
贵阳市|
阳原县|
高阳县|
周至县|
汕尾市|
桂阳县|
海门市|
通化县|
长治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