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裝-《方外:消失的八門》
第(3/3)頁
他一招手,后面的人閃到道路旁邊排成整齊的兩行,有人抬過來三頂轎子。這里的轎子有點像風景區的滑桿,由一前一后兩個人扛在肩上,中間是一把帶著扶手的座椅,上面還一個能遮陽擋雨的頂棚,幾乎完全是竹制的。
但這三頂轎子可比普通的滑桿精美多了,仔細看制作工藝精湛無比,所有露出竹皮的材質表面,都用某種烙印的方法繪制了精美的紋飾,草木、走獸、人物皆工。坐上轎子才知道這里不是沒有金屬,坐騎兩邊的扶手以黃金封口。
一共來了三頂轎子,平常應該是元帥、軍師、司馬所乘。第一頂轎子的扶手封口是龍形,第二頂轎子是鳳形,第三頂轎子是虎形。莊夢周和尚妮一人坐了一頂,另頂也沒空著,抬著他們帶來的兩個背包,馮國新等三名首領隨轎步行,帶著一百多人浩浩蕩蕩而去。
莊夢周和尚妮這邊倒是舒服了,丁齊和三名弟子還在深山中過苦日子呢,但這也不妨礙他們苦中作樂。黃昏時分看晚霞燦爛,壘土為灶架鍋做飯。鍋是一個長方形的鋁合金槽,一邊帶著一個掛耳,形狀和尺寸正好可以放在背包里面的最底部,隨身攜帶不占地方。
野生的櫻桃不能一次吃太多,而且他們已經找到了水源,但這東西放久就壞了,也不能浪費。丁齊居然煮了一鍋櫻桃湯,甜絲絲的,就著壓縮餅干和軍用牛肉罐頭吃了晚飯。假如在學校食堂做這種菜,恐怕會被不少學生發到朋友圈稱作奇葩料理,但在這里吃倒也挺可口。
他們這里還有十幾斤櫻桃呢,都煮甜湯也喝不完啊,丁齊就拿著一根小木棍攪動著熬,下面用小火慢慢煨。到后來櫻桃肉都熬化了,又把櫻桃核撈起來接著熬,湯漸漸成了黏稠的糖漿狀。
葉言行興奮道:“我在老家的鎮子上看見過有人熬梨膏,熬出來的就像這樣。”
畢學成:“這不是梨膏,是櫻膏啊!純天然無污染綠色有機野生櫻桃膏,假如不是師父帶我們出來見世面,上哪兒能吃到這種東西?”
孟蕙語:“還要熬多久?師父,讓我們幫你來吧。”
丁齊:“那好吧,你們輪流來操作。注意火要小、攪動要均勻,別把櫻桃膏給熬糊了。”說著話又往鍋里稍微撒了一點鹽。
櫻桃兌水做甜湯,煮了大半鍋,熬到最后只剩下鍋底淺淺的一層,丁齊讓他們把鍋從火上拿下來冷卻,凝結成淡黃色的固狀物,大概只有半厘米厚。用小刀將這層固狀物切成糖塊大小,然后一塊塊都起出來。
丁齊吩咐三名弟子道:“這東西應該叫櫻膏糖吧,我們每人都分一點,就揣兜里帶在身上,明天走路的時候可以不時吃一塊,防止血糖過低。”
背著包走山路相當消耗體力,除了小心別受傷之外最忌諱兩件事,一是因大量出汗鹽分流失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二是能量消耗太大導致血糖過低。不能總停下來做飯吧,邊走邊吃點零食很有必要,所以丁齊現場加工了櫻膏糖。
孟蕙語拿起一塊櫻膏糖對著天邊的黃昏余光道:“好漂亮的糖啊,我簡直都舍不得吃!”
丁齊笑道:“舍不得吃也得吃,吃完了回頭還可以再做點。”
師徒四人合力加工的櫻膏糖的確非常漂亮,淺黃色半透明的方形小塊,質地就如琥珀一般,用手捏一捏很軟有彈性,里面還帶著金色的絲狀紋路與紅色的片狀斑點,那是沒有熬化果肉纖維和櫻桃皮。
做完櫻膏糖之后天就黑了,眾人點起了篝火。這里并不是一個很深的山洞,就是一個半開放式、有一間屋子大小的巖下石窟,所以在正面和側面分別點了三堆篝火。他們搜集的木材很多,需要看著火勢慢慢往里加,總之這一夜火都不能滅。
丁齊讓孟蕙語去帳篷里睡覺,他與另外兩名男生輪流守夜,孟蕙語卻堅持讓師父睡,她也要守夜。丁齊想了想便說道:“那好吧,我們四個人兩小時一班,注意別讓火堆滅了,有動靜及時把別人叫醒。帳篷還是孟蕙語住,我們幾個睡帳篷外面就行。”
天黑之后,丁齊就注意到這里的環境與外界不同,明明是個萬里無云的晴朗天氣,可抬頭卻不見星星和月亮。當天邊的最后一絲余光消失后,離篝火不遠的世界就陷入了徹底的黑暗,那是一種伸手不見五指如濃墨般的純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遵化市|
长丰县|
班玛县|
惠来县|
靖安县|
康马县|
漳州市|
乌兰察布市|
顺义区|
万宁市|
潞城市|
始兴县|
竹山县|
白银市|
寻乌县|
介休市|
肥城市|
独山县|
安康市|
砀山县|
四会市|
同德县|
房产|
娄底市|
辰溪县|
安丘市|
黔江区|
花莲县|
那曲县|
江陵县|
遂川县|
依兰县|
太湖县|
绍兴县|
江都市|
光泽县|
阿拉善右旗|
如皋市|
和顺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