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81章 通海就國-《回到明朝開工廠》


    第(1/3)頁

    不覺已經到了萬歷十年,

    自從萬歷八年皇帝下旨易藩為侯,封國南洋起,大明既開始了全面的通海,與舊時只寧波港通海不同,現如今大明已經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南京、天津等多港可以通商海外,通商以來,大明朝的海上貿易日漸繁榮。

    一船貨出一船銀歸!

    盡管南京位于大明腹地,但是憑借著天時、地利、人和,兩年經營下來,規模與氣象都遠非昔日可比,已然成為大明最為繁忙貿易輸出的港口之一。一年到頭,南京的港口幾乎就沒有冷清的時候,終日繁忙非常,泊于港內的大小帆船往往來來,帆桅林立大有一副遮江蔽日的意思。

    別說是那些初到此地的西洋海商,就是南直隸本地人也常常會為眼前場面而驚訝,對于許多人而言,他們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有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江面上數以百計千噸左右的飛剪快船泊于江南,一艘艘舢板靈活的大船之間穿行著,向船上的乘客售賣著各種貨物,而更多的人卻是從舢板登大船,那些舢板的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就如同過江之鯽似的。

    “過江名士多于鯽!”

    其實用這句話來形容此時的南京倒是再恰當不過,只不過,此時名士們要過的并不是江,而是海,而是在遠渡重洋“下南洋”。

    幾乎每隔兩三個月,在南京就會上演這樣的一幕——數百艘大船遮江蔽日的泊于江面上,這是預備揚帆出海的“就國”船隊,它是何等的壯觀與氣派:數不清究竟有多少短裝打扮的漢子正賣力的將貨物裝進船艙。在碼頭上急步來去的士子們裝扮各異,有的華衣錦服,有的身著布衣,有人有功名,有人卻不過只是自稱“童生”,他們操著各種各樣的方言,在那里兜售著自己,在茶樓、酒館里大聲的喧嚷著,無論來自什么地方的士子們,都不難找到自己所熟悉的鄉音,然后他們彼此自謙,彼此張揚著個性,試圖引起封國諸侯的注意,事實上,當他們張揚個揚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衣著華貴的官員走過去,主動向他們發出邀請,對于人才諸侯國從來都是求賢若渴的。

    當這些將要背井離鄉下南洋一展才華的士子們,在諸侯國官員的邀請下住進聚賢閣,等待著前往諸侯國的時候,還有許多衣襟襤褸的百姓,他們聚集在碼頭附近的濟貧院里,每天靠著院里施舍的兩頓飯維持生計,這些人都是家境貧寒的無地百姓,他們拖兒帶女一路乞討著從全國各地趕到南京,唯一支撐著他們不遠千里趕到這里,就是那些流傳甚廣的致富傳奇上——到了南洋諸侯國,就能得到百畝上好水田,那可是一年三熟的水田。

    因為,他們大多無力支付出海的費用,所以抵達南京后,就會住進各諸侯國設立的濟貧院——為了招攬流民,像最早就國的益國,甚至把濟貧院開到了武昌,待他們抵達諸侯國后,然后他們可以得到一塊百畝大小的土地,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他需要用收成的一半充抵路費,如果幸運的話,存下來的銀子除了買上一頭水牛外,還能買上一個土人奴婢——這正是海外傳說的一部分。

    三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孙吴县| 遵义县| 合川市| 泸州市| 保靖县| 兰西县| 石阡县| 阜宁县| 牟定县| 全南县| 阜康市| 罗源县| 比如县| 海盐县| 邛崃市| 张家口市| 新兴县| 普格县| 隆德县| 积石山| 南开区| 旌德县| 平潭县| 孟连| 桐城市| 嘉荫县| 霍林郭勒市| 珲春市| 武汉市| 兴宁市| 英德市| 明溪县| 板桥市| 岗巴县| 红河县| 东莞市| 阿鲁科尔沁旗| 贡嘎县| 盘山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