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許應該辦個圖書館。 要不然很家里就放不下那么多書了。 從三山街轉悠回來的路上,坐在人力“寶馬”上,雖說有些顛簸,可是施奕文的心里的仍然琢磨圖書館的事情。 在什么地方辦圖書館呢? 還有這個時代辦圖書館合適嗎? 要是把那些書放到空間里呢? 心里尋思著放書的事情,施奕文剛回到家,就聽老宋頭說,肥皂廠李主事帶著一個人在家里等著。 看見施奕文回來了,李銘東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迎了上來。 “見過公子,您這是……買書去了?” 瞧著施奕文手里提著的書,李銘東問道。 “閑來無事,買幾本書看看。” 施奕文打著哈哈同時,看著另一個人問道。 “這位是?” 李銘東連忙指著已經站起來的中年人說道。 “東家,這位是揚州富廣行的東家陳方仕陳老爺。今天專門來拜見東家的!” 穿著一身儒衫的陳方仕這會已經過來,自我介紹道。 “鄙人陳方仕見過施公子,雖說是與公子初次見面,可公子的大名卻早已是如雷貫耳,實在是相見恨晚啊!” 陳方仕的話里對施奕文頗為恭維,言必稱他為公子。雖然他現在瞧著年齡不過只是剛開始蓄發,按道理應該是他先見禮才是。 施奕文揖手還禮道。 “陳老爺客氣,請座。” 重新落座后,陳方仕又說道。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說完這話,陳方仕身邊的仆人遞上一份禮單上來。 大明朝的規矩多、禮數也多,現在施奕文知道,拜訪陌生人家里是要備禮的。無論是禮物或多或少,是否方便拿著,都要備上一份禮單,列明自己送的禮物。這些東西擱在門房里。 雖說這是施奕文第一次接禮單,但是,在小憐接過陳方仕的禮單,放到桌子上之后,他連看都沒看上一眼。 這禮單是不能看的,就像后世別人封的紅包,不能現拆一樣。 眼瞧陳方仕這么客氣,施奕文也堆上了滿臉的笑容。 “陳老爺實在是太客氣了,家里招待不周,還請陳老爺見諒。” 再一次客氣之后,誰都沒有提正事,而是天南海北地聊了起來,對此,施奕文倒也見怪不怪,這個時代的人辦事,大抵上都歸如此,不先聊上個小半個時辰,是不會提正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