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進入生產車間,看著工人們站在鐵鍋上方不停的攪拌著肥皂液,現在鐵鍋都被施奕文換成了鐵桶,同樣口徑大小的鍋,容量增加了整整一倍,不過即便是如此,產量仍然很有限。 “關鍵是增加鍋的數量,現在有十六口鍋,再增加鍋的數量,就需要增加工人……” 盯著那些站在灶前,用懸空的推桿攪絆著油脂的工人,這是工人自己進行的改進,最初只是工人拿竹桿攪絆,費時費力,后來一個工人借鑒磨豆漿的推桿和石磨,將磨盤變成攪桿,然后推動推桿就可以完成圓周攪絆,如此便省了大半人力,不過,即便是如此,這總歸也是人力。 “要是用水力呢?” 想一旁的秦淮河,施奕文的眼前一亮,立即對李銘東吩咐道。 “李主事,咱們這有會造水車的工匠嗎?” 水車在南方很常見,很容易尋到的工匠,不過只用了一天功夫,一臺水車便在幾個木匠的制作下制成了,真正復雜的并不是木制的水車,而是整個傳動系統,盡管可以用木材替代,但施奕文還是特意從空間里弄來了成套的軸承,其實也就是幾輛公共自行車的軸承而已,并且設計了一套傳動系統。 傳統系統的部件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全部完成,而此時,水車已經在河邊安裝好了,在施奕文的指揮下,那套看起有些復雜,但實際上極為簡單的傳動裝置,很快就安裝好了。 “施東家,您這鋼軸可真是好東西??!” 又一次,趙老四瞧著水車上的鋼制軸承,贊嘆道。 “昨天試車的時候,那水車轉的像是飛似的,那么精巧的東西,不知是那家鋪子的手藝?!? 問出這個問題時,趙老四看似憨厚的目中閃過絲狡黠的目光,那個拿在手里轉得像飛速的軸承,著實讓他驚訝,作為工匠的他,一眼就看出那東西的用處極廣,所以才想打探出是什么地方造的。 “一般人肯定是造不出來的?!? 施奕文笑道。 “而且價格不菲,不過,還有其它簡單些的軸承,要不然回頭我繪出圖來,到時候你可以按圖紙造出來?!? “施公子,這……這當真?” 趙老四詫異的看著施奕文。 “這、這恐怕不合適吧?!? “這有什么不合適的,要是造出來,指不定可以造福天下百姓不是?” 至于能不能造出來那就不好說了。 “這,這……要是如此,那可真得謝謝施公子了。” 在趙老四道謝時,引水的水閘打開了,河水流進水閘后,立即驅動著水輪轉動起來,水車轉動的速度很快,河水沖擊車葉只濺得流水一片飛花碎玉,隨著水車的轉動,在傳動軸的驅動下生產車間內天軸帶動著攪拌桿轉動,生產車間內的工人,無不是瞠目結舌的看著那些攪拌桿。 瞧著自行轉動的攪拌桿,他們的神情大都顯得有些復雜。張玉喃喃自語道。 “徐,徐大哥,咱,咱們該不會沒活干了吧!” 張玉的話,讓車間的工人們,無不是一愣,對于這些剛憑著一把力氣,每個月掙上二兩銀子的工人來說,那工錢或許不多,但卻也是糊口的生計。 怎么一下子,這渾身的力氣就沒了用處? “趙鳴,你去東家那問問,問問現在咱們咋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