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逼宮-《大宋捕神》
第(2/3)頁
正是仁宗皇帝親封的平西王,大宋樞密使狄青!
也只有平西王這等身份的人,敢腰懸寶劍在宮中行走。
“方才林大人說邊關戰事將起,本王身為大宋樞密使,怎么沒有得到消息啊?”
狄青冷冷的掃了一眼林特,然后回首看向人群,道:“兵部可在?”
“下官在!”
兵部尚書立刻走了出來。
“可有邊關戰事的塘報傳來?”狄青問道。
“回王爺,我大宋四境邊軍并無塘報傳來!”兵部尚書回道。
“那就怪了。”狄青看著林特質問道:“樞密院和兵部都沒有接到邊關戰事的消息塘報,林大人是從何處得知的?難道你是想妄言欺君,從而貪贓枉法不成!”
鏘!
狄青腰間所懸的寶劍突然出竅三寸,閃過一道耀眼的冷電寒光。
“下官,下官……”
林特急的滿頭是汗,他絲毫不懷疑自己若是惹怒了狄青,他真敢當著眾人的眼前,在紫宸殿砍了自己。
丁謂這時不能不出面了,說道:“狄王爺何必咄咄逼人,方才林大人想必也是一時心急,說錯了話,這本來就沒有什么,何必這么上綱上線呢?”
“心急說錯了話無所謂,但是千萬別是心歪才說錯話,那樣腦袋就不一定能保得住了。”狄青意有所指的道。
“呵呵……”丁謂不慌不忙的道:“王爺這話從何而來,我們都是圣上的臣子,所憂所慮所想所做,自然應該是以圣上心意為主,何來歪曲之說。’
“林大人也不過是心急而已,先不說民間災禍頻起,三日之后就是外國友邦使臣來朝覲見的日子,訖時接見他們的也必然是太子殿下,可是如今這種情況,太子殿下病重不起,任何接待外國使節?”
“如果殿下不出面,那樣與禮制不符,我堂堂天朝反而會成為他國笑柄,說不定還會引起兩國糾紛,所以本相才提議讓太子殿下上朝相商有關事宜,如果殿下實在是重病無法起身,也要及時想出對應之法,莫失了我大國風范。”
“而且……”丁謂輕輕抽動鼻子,說道:“這大殿內雖然檀香繚繞,可是其中所夾雜的腥臭之位,各位恐怕都已經聞到了吧,這無不說明太子殿下現在惡疾纏身,根本無力接見外國使節。”
“所以本相斗膽向各位征求意見,暫時讓太子殿下安心養病,朝事暫且交于旁人處理,這樣殿下既休養了身體,我大宋也不失天朝風范。”
“丁相說的有道理!
“丁相說的沒錯,如此方位上策!”
“太子殿下病種,應當保重龍體,合該如此。”
丁謂的話一出,他手下的黨群立刻出言呼應。
狄青嘴角冷笑不停,看著丁謂他們連手唱的這出戲。
其實事到如今,在場的人都看明白了怎么回事,能在朝堂上立足的人,那個不是老狐貍,深通這些官場把戲,不過大部分人都抱著中庸的態度觀望,這樣不論最后是誰上位,都與他們無關。
只有寥寥數人表明了態度,與狄青和包拯站在一起,共同指責丁謂圖謀不軌。
紫宸殿內一片哄亂。
最后狄青突然抽出腰間寶劍,一聲驚天龍吟隨著劍嘯聲呼嘯而起!
這位平西王竟然也是入神境的大高手!
聞聽此聲劍嘯,所有人都停下了爭端,尤其是丁謂一方的人,大部分都面露驚駭的看向狄青,以為他要在此大開殺戒,這并非沒有先例。
當年狄青帥軍西征,回朝之后被小人陷害通敵叛國。
好在仁宗明察秋毫,很快就查明了事情的原委,結果就當著朝堂眾臣的面,狄青就將陷害他的人給宰了,可事后仁宗只是罰了他半年俸祿,與敕封他的平西王爵位和樞密使官職,還有賞賜的金銀珠寶,玉石珊瑚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丁謂臉色也是微沉,看著狄青道:“狄王爺,你想做什么?”
“朝堂之上喧鬧爭吵,爾等成何體統!”
狄青手中長劍一揮,冷聲斥道:“如果再有人爭吵不停,那么就別怪本王劍下無情!”
“那王爺有何意見?”丁謂問道。
“這話該我問丁相吧。”狄青雙目灼灼的道:“你有什么意見,不妨就當著百官的面提出來。”
“好!”
丁謂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他要的就是如此。
“既然太子現在身染惡疾,無力監管朝政,那么本相提議重新選舉一位皇族,替代太子行監國之事。”丁謂大聲說道。
“哦?”包拯看著他道:“不知丁相要推舉哪位?”
“當今圣上第四子,大宋的四王爺,雍王趙昕殿下!”
丁謂道:“雍王殿下德高望重,文成武德兼備,更有著濟世救民之心,如果換成他替太子監國,那么定然可以穩定朝局!”
“不妥!”
包拯道:“雍王殿下平日里甚少接觸朝政,對于處理政事更是沒有經驗,在這種關頭換雍王殿下監國,恐怕反而會引起災禍。”
“現在圣上閉關,太子染病,于情于理確該請一位王爺行監國之事,可是卻不應該請雍王殿下,雍王殿下身為太子殿下的親弟弟,當今圣上的親子,就算為了避嫌也不應該參與此事,難道你想讓雍王殿下背上覬覦皇位,不忠不孝的名聲嗎?到時民間百姓又不知道會怎么議論雍王殿下。”
包拯身為朝廷重臣,怎么會不知道丁謂心中所想之事,所以當即就開口否決了他的想法。
“既然要請王爺監國,那么此人必須德高望重,能領朝堂內外,乃至于諸宗室心服口服之人。”
狄青接口道:“本王愿推舉一人。”
“何人?”
丁謂臉色陰沉的道。
“圣上親弟,信王趙智!”
狄青口中說出一個名字。
信王趙智。
真宗皇帝第八子。
也是當今天子趙禎的親弟弟。
為人心性敦厚,還有著大將之風,曾經也屢立戰功。
當年契丹攻打大宋,恰逢真宗皇帝駕崩,仁宗皇帝初登基,朝堂不穩,趙智替兄親自帶兵出征,大敗契丹主力,從而穩定了朝堂。
趙禎對自己這個弟弟也非常相信,不但賦予其重任,而且還特許其掌握重兵,直到后來體內舊傷復發,這才退養回王府休息。
“不可!”
丁謂聽到狄青所推舉的人之后,也立刻出言否決,給出的理由與包拯也差不多。
“既然信王殿下和雍王都不行,那本官再推舉一人!”
包拯道:“本官推舉八王爺!”
此言一出,大殿內一片寂靜。
八王爺。
太祖皇帝親子。
太宗皇帝的侄兒。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岳池县|
永顺县|
松滋市|
建瓯市|
绿春县|
淮北市|
洛隆县|
高邑县|
巴中市|
天气|
横峰县|
大足县|
桐乡市|
南溪县|
黄平县|
兴业县|
姚安县|
科技|
象山县|
兴国县|
南华县|
施秉县|
临夏县|
漾濞|
拉孜县|
南丹县|
沧源|
渑池县|
芦溪县|
永顺县|
依兰县|
泽库县|
富宁县|
婺源县|
温泉县|
丰城市|
SHOW|
新安县|
乌拉特中旗|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