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方水災剛過,北方的旱情卻是越來越嚴重了,地表都裂開了深深的裂縫,大有一直干旱下去的趨勢。 那些受災的地方已經隱隱傳出了流言說是皇上一定是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報應來了,所以天災不斷! 皇上知道后自然是氣得不行。 因此這次端午節的祭典尤為重要,皇上相當重視。 皇上下令端午祭典滿朝文武百官都必須參加,所有皇族之人都得參加。 皇上還打算親自賽龍舟,趕走這一年的晦氣。 皇上覺得溫暖就是一個福星,便讓她那天以皇族之人參加端午祭典。 溫暖天沒亮,不對,應該說是半夜就被接進了皇宮,開始沐浴凈身,準備祭典的事。 太陽還沒出來,滿朝文武百官和命婦貴女都已經站在祭壇上等待皇上出現。 溫暖因為是以皇族身份參加的,所以她便站在納蘭瑾年的身邊。 皇上還沒有從祭壇里出來,他昨晚就進去背誦經文,一直到現在。 納蘭國成國一百余年,他便背誦一百八十二遍經文。 大家都站在祭壇下面等皇上到來。 工部尚書夫人看見溫暖居然站在皇族的隊伍里,她心里頓時有點不高興。 自己的女兒也是正兒八經的大皇孫的正妃,皇上的長孫媳婦,怎么也比一個王妃身份更高貴吧?! 可是她為什么不能站在大皇孫身邊? 這樣厚此薄彼是什么道理?! 她忍不住向身邊的吏部尚書夫人抱怨:“慧安郡主也太不識大體了吧!上次的祭天大典便算了,畢竟是皇上厚愛瑾王,給他們在祭天大典上選大婚日子。 這次端午祭典何其重要呀?事關上半年的惡運能不能趕走!她居然也站在瑾王身邊以皇家人的身份參加祭典?還有沒有規矩了!” 吏部尚書夫人只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她不是一個喜歡在背后說人是非的人。 她身后的吏部侍郎夫人卻是附和道:“可不是,這娶妻還是得娶大戶人家之女,知書識禮!黃姑娘還是大皇孫未過門的正妃,而且一個多月后就過門了,都沒有站在大皇孫身邊呢!” 工部尚書夫人心想:可不是這個道理! “我家恒曦可做不出這樣沒有規矩的事!唉,上次祭天大典本就是祈求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祭典。 今年南方水災,北方旱災,東南方又有鼠疫,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次祭天大典被某些人壞了規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