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生命形態-《太虛傳記》
第(1/3)頁
生命的盡頭是什么?
沒人知道!
哪怕是吳行風以混元道祖的身份,面對死亡,他也無從尋找,也許,生命的盡頭是虛無,是一切有形之態的開始,是所有生命最初的形態展示。
也許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死亡這種形態所需要的能量。
死亡并不是虛無,是生命的另一種詮釋,甚至比之生命更有代表性。
在大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千萬計的生命形態,沒人知道他們都是以什么樣的形態顯現出來,吳行風也不知道。
至少,他現在還無法知道。
但他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多樣性,生命代表光明,死亡代表黑暗。
這是吳行風以凡人心性去思考問題得出的結論,但是,當他處于死亡狀態下時,眼前所看到的卻不是黑暗,原來死亡才是新生。
在另一種生命形態的存在方式中,這種方式,便是死亡。
黑暗是可怕的,這是人類已知的遐想,認為活著就是陽光的,快樂的,但吳行風看到的生命形態,卻是以死亡這種方式存在。
原來,所謂的陰陽,便是死與生之間的交換。
活著是為了死亡世界提供能量,而死亡是為活著的光明輸出能量。
吳行風第一次感受到,原來死亡后的世界也可以是美好的,甚至超越的光明帶來的暖洋,這是一種靈魂上的直接感受,已經不屬于肉體。
在死亡的世界里,人們不需要進行所謂的繁殖,不需要用肉身去表達情感,不需要以口舌之爭贏得一場爭吵,不需要正面接觸就能實現和平共處。
原來,死亡的世界,才是光明的起點。
世界的光明來自黑暗,那些活在光明中的人,是被黑暗世界遺棄的人。
黑暗就是黑暗,不需要光明。
尤其是當吳行風以光明世界的一個縮點,前往黑暗世界后,看到黑暗世界展示出的文明,以及死亡狀態下的社會結構。
這種結構的形成,不再是以接觸為媒介,而是以靈魂消亡的方式實現更加長久的意識形態。
以人類的世界,光明是向上的,是積極的,以死亡的世界,黑暗是向上的,是永恒的。
就像是光明世界的罪犯,被萬人唾棄,將其送往黑暗世界一樣,這一過程,在人類的眼中是終結,但在黑暗世界的死亡神靈眼中卻是迎接新生。
吳行風的重生,從死亡開始。
他的眼前,沒有實體輪廓的事物,他只能看到閃著各種彩色光芒的能量云團。這種云團雖然能看到,卻無法將其抓在手中,越是用力,它逃離的速度就越快。
吳行風看不到自己的身體,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形態,只有一抺虛無的意識,這種意識由眼前的能量云團組成。
很快的,他便發生,眼前看到的能量云團其實是組成他身體的零件。
于是,他試圖用自己的意識控制這些虛無飄渺,卻又真實存在的能量云團,起先他只能送出一絲虛無的意識,再一次次反復嘗試后,他與眼前的能量光團建立了某種意識上的聯系。
聯系一旦建立,云團便成了他意識中的某一碎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新民市|
仲巴县|
龙门县|
静海县|
璧山县|
延吉市|
四子王旗|
江川县|
仙游县|
乌鲁木齐县|
岗巴县|
苏尼特左旗|
申扎县|
清水河县|
荣昌县|
边坝县|
临江市|
桃江县|
米脂县|
南宁市|
巴楚县|
保德县|
定南县|
定陶县|
庆安县|
龙江县|
嘉善县|
古田县|
临江市|
三原县|
通海县|
奉化市|
翼城县|
定结县|
泸西县|
芜湖县|
平凉市|
泰宁县|
青海省|
金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