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有點象承包,也有點象賣官,在大明直管的疆域內,肯定不會有這樣的情況。那是基本盤,輕易不能動。 朱聿鍵與皇帝談了很久,直到基本上領會了皇帝的意思,才告退而去,要寫一份奏疏呈上,算是競聘書吧! 皇帝起身離座,松緩著身體,走出了大殿。 又是郁郁蔥蔥的景象,夏天剛至,還不算炎熱,溫度令人感到舒適愜意。 呼吸著帶著花草香味的空氣,皇帝感到了身心的輕松。 大明帝國盡管還有積弊要掃除,但已經渙發出勃勃生機,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進步。 可以想見,掃除了建虜和蒙古諸部,開始了海外的擴張,即便有大災害,安然度過也是沒有問題。 至于大明帝國能擴張到什么程度,皇帝已經不是那么迫切,順其自然就好。他已經把自己定義為大明的掌舵人、引路人,而不是事必躬親的諸葛亮。 人心在變,皇帝自己就有了切身的體會。隨著大明的安靖,他感覺自己越來越佛系,越來越慵懶了。 其實,想開了就是這樣。既然自己不能再活五百年,又何必操心五百年后的事情呢! 再說了,操心也沒用,誰知道大明帝國會不會衰弱,甚至是滅亡。 盡管皇帝已經盡力把大明打造成世界第一強國,可盛衰無常,哪里真有什么日不落呢? 而且,人都是會變的。自己費盡心思教育栽培,覺得能夠繼承自己辛苦打下的基業的繼承人,會不會變得昏庸,也沒法確定。 或許,該是逐漸削弱手中權力的時候了。 太過強勢,是因為自己是穿越者,可自己的子孫呢,沒這個做弊器,就讓內閣有個制約,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皇帝駐足于魚池,看似在欣賞魚兒在歡快地游動,腦海里卻是翻騰不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