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有生之年,揚威域外,重振大明國威,為死難的大明子民復仇,已經八十多歲的沈有容深感時間之緊。 明年?后年? 放下手中的文件,沈有容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港口內桅檣的影子,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萬歲對于西班牙人是恨之入骨的,密旨的措辭充滿了憤怒,這給了沈有容很大的壓力。 當然,皇帝也是有謀略有計劃的,并沒有把第一個對手選擇為西班牙人。 先伐緬,用掠奪來積累資金,以便發動一場跨海千里的大戰;先打荷蘭人,樹立海軍的自信,并演練海上作戰的戰術打法。 先建基地——高雄,移民墾殖,最大限度地減少物資方面從大陸運輸的困難,最大限地降低成本。 先造海船,足夠裝載兩萬海軍陸戰隊,以及各種彈藥物資的大型運輸船。再聯合海商總會的船只,運力已經滿足數萬大軍的征伐。 先練海軍陸戰隊,只要能順利登陸,憑借武器裝備和兵力的優勢,呂宋的西班牙人便敗局已定。 先做偵察,搜集各種情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前往呂宋的海商,曾在呂宋居住又返回大明的華人,還有喬裝打扮的鎮撫司的諜子,把西班牙人的虛實掌握得一清二楚。 而這一切,都是在盡量保秘和隱蔽的情形下進行,呂宋的西班牙人還不知情。 甚至為了麻痹他們,皇帝從來沒在公開場合提過西班牙人,提過呂宋,還允許海商前往呂宋交易賺錢,讓西班牙人能得到一些絲綢瓷器等暢銷歐洲的商品。 沈有容認為皇帝又犯了過度謹慎小心的毛病,在他看來,攻打呂宋,消滅西班牙人,并不是太過困難。 在兵力對比上,呂宋的西班牙人再加上附庸的土著,也不過數千人;戰船,西班牙人只有十幾艘。 而明軍將出動數萬,兩支分艦隊光戰艦就有兩百余艘,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打勝豈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擺在明軍面前的困難和風險,就是海上的遠程航行,難以預測的風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