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綜合歷史的記載,以及明軍目前的戰力,皇帝認為伐緬的勝利是可期的。而緩進,也就是穩扎穩打,更把勝算提高到了九成。 如果只是憑實力的對抗,依明軍目前的裝備水平,世界上沒有哪支陸軍能夠正面抵擋。 既然有實力上的碾壓,就盡量不用什么計策,也不給對手施展計謀的空間。堂堂正正的戰陣廝殺,用最穩健的手段,獲取最把握的勝利。 至于兵力,皇帝也同意了王三善等人的意見,不增加人數,但在武器裝備方面予以加強,并給予很高的激勵手段。 金銀財寶的繳獲拔出三成,人口買賣也分成給軍隊。這可是不菲的收入,能讓明軍變成刮地三尺的虎狼之師。 而這也是皇帝所希望的,占領區破壞得越嚴重,留下的緬人越少,對日后的統治越是有利。 皇帝翻閱著奏疏,算了下時間,覺得攻打占城國的捷報也快到了。 占城即占婆補羅,簡譯占婆、占波、瞻波。中國古籍稱其為象林邑,簡稱林邑,從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五代又稱占城。 占城國故地原是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縣,東漢末年,占族人區連殺死漢朝日南郡象林縣令,從中國獨立,始建占城國。 每一個新建的王國都曾有過輝煌,占城國也不例外。曾發兵進攻唐朝,與真臘和越南也曾爆發長期的戰爭。 長期的戰爭也造成了占城國的衰落,特別是越南黎氏王朝建立后,接連丟失國土,只剩下了不大的一片土地。 萬歷二十年,越南后黎朝的鄭主和阮主兩大軍事集團發生沖突,并分別割據了越南的北部和南部,占城國才獲得了一段喘息時間。 為了獲取占城的支持以對抗北方的鄭主,阮主與占城修好。阮福源將其女玉姱公主嫁給占城君主,而占城亦趁越南內戰之機起兵自立。 事實上,占城國到現在基本上處在南阮的軍事保護下,實力弱小,不堪一擊。 當初明軍進入湄公河三角洲,并移民開發,對于占城國,也曾有過占領的計劃。只不過皇帝擔心立足未穩,不愿因為弱小的占城國而與南阮發生長期的沖突。 同樣,南阮在面對北鄭的巨大壓力,也不想與明國開戰。在兩方的默契下,占城國在中間成了緩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