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二十五章 土地新政-《我真是大昏君》


    第(1/3)頁

    大明人口雖多,分流出上千萬也是世界第一。但從本土向海外移民,到底還有著很多的制約條件。

    遠海航行,總要不暈船吧,那就限制在了沿海地區(qū);陸地上也是一樣,從西北到西南,比如將要占領的緬地,水土不服就令人望而生畏。

    依照當時的醫(yī)療水平,這些問題都不是很容易解決,只能從就近或相似環(huán)境的地區(qū)移民。

    比如湄公省,接收的便多是南方沿海,以及云貴廣西等省的人口。而將要占領的緬地,則計劃給云南的土司分流,名為開枝散葉,實則分薄其力量。

    所以,南下北上的擴張,是分別對應不同地區(qū)的百姓,讓他們有充足的土地,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而對于土地兼并,皇帝的認識又深入了一步,暫時停止了土地收歸國有的計劃。但藩王的封地,衛(wèi)所的屯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部收回。

    土地集中,有利也有弊,從長遠來看,是利大于弊,便于集約化管理,便于機械耕種。規(guī)模化農(nóng)場的效益,肯定比單家獨戶要高很多。

    而從古至今所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標,總是有始無終,成為了理想化,或是蠱惑人心的口號。

    原因很簡單,也很復雜。

    皇帝知道,就算是朝廷收回全部土地,按照農(nóng)民的數(shù)量平均分派,不出十年,秩序照樣混亂。

    就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吧,農(nóng)民因病因災無法生活,能出賣的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或者是房屋,或者是耕地。

    也有原來貧苦的農(nóng)民,因為種地,或者其他方式致富,又會去買地擴大生產(chǎn),變成小地主。

    當然,土地全部收歸國有,農(nóng)民只有耕種權,沒有買賣權,能夠解決很大的問題,這也是皇帝原來的思路。

    可從目前看來,皇帝覺得土地全部國有化,也未必就是最合理的政策。況且,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強行搶奪是下策,用錢收買則耗費過多。

    國有化、私有化同時存在,或許更能促進土地的開發(fā),特別是新開拓的疆域,比如肥沃廣袤的北大荒。

    京城,中華商會總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蓬安县| 连城县| 板桥市| 绥芬河市| 伽师县| 东莞市| 乌拉特前旗| 六枝特区| 林口县| 文昌市| 玛多县| 瓦房店市| 民县| 苏尼特右旗| 滕州市| 东兴市| 罗田县| 田林县| 卓尼县| 皮山县| 长乐市| 山东省| 平度市| 延吉市| 临邑县| 唐山市| 宣武区| 张家口市| 东光县| 德兴市| 洪洞县| 铜梁县| 绥棱县| 商丘市| 迁西县| 东安县| 阿拉善右旗| 铜梁县| 台湾省|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