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無題-《我真是大昏君》
對內是紓民困、抗災害,并繼續掃除積弊;對外是大擴張、搶土地,并以戰養戰,以戰爭所獲抗災濟民。
皇帝的思路已經完全清晰,并不加掩飾地透露給了心腹重臣,更是早就開始了行動。
魏公公和東廠也是重要一環,掃除積弊中的一項——清除貪官污吏。當然,東廠最重要,廠督也未必一定要由魏公公擔任。
心腹,親信,皇帝不缺;忠心的臣子,哪怕不是阿諛奉承之輩,皇帝身邊更多。
幾年來的清洗考察,圍繞在皇帝身邊的可用之人已經成了氣候。不管是文臣武將,皇帝已經不愁無人可用。
也正因為有這個因素,哪個臣子也不敢說缺了自己不行,就都得兢兢業業、忠心務實。你不好好干,有的是人替換你。
這樣很好,都有危機意識,都不敢稀松懈怠,皇帝也需要這樣的官場氛圍,這樣的良性循環。
臣子得力,他就輕松,掌握大方向當個舵手就好。如何當個好領導,皇帝還是清楚明白的。
老魏告退而去,皇帝這才安心下來,處理別的公務。
皇弟朱由檢的性格著實令人不放心,可還不能養著不給差使。否則,又增加了無所事事、坐吃等死的藩王。
“皇爺——”王體乾匆匆入殿稟報,“坤寧宮宮人來報,皇后千歲恐怕要生產。”
皇帝愣怔了一下,立刻起身急聲吩咐道:“速召楊女醫入宮,擺駕坤寧宮。”
王體乾連聲應是,小跑著派人前去傳旨,又給皇帝備駕啟行。
皇帝的子嗣就是皇子、皇女,都是身份尊貴,不是親王,就是公主。尤其是皇子,更是對帝國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
皇帝雖然年輕,嗯,這是他自以為的,按照后世的標準。可很多臣僚卻不這么想,大婚好幾年了,皇后加嬪妃也有四個,可只有兩位小公主,怎么也不算多。
關鍵是沒有皇子,也就是最正統的繼承人。盡管皇帝要是沒了,按照血緣親疏,從皇親中總會選出最有資格的,可到底不是那么順遂便利。
皇帝其實也挺著急,大明帝國剛剛走上興盛的軌道,他希望能夠繼續延續下去。雖然天啟七年已經過去,他覺得不太可能會再出什么意外,可到底心里不托底。
因為按照慣例和傳統,他要是沒了,目前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便是信王朱由檢。
對于信王朱由檢,皇帝并不看好他的能力,也不看好他的性格,更不認為信王朱由檢能夠蕭規曹隨,把他的政策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只要自己有了兒子,哪怕很小,如果他出了意外,也會指定顧命大臣,盡量保證大明帝國沿著他設計的道路繼續前進。
只要能維持個十幾年,兒子也大了,大災害的頂峰也過去了,大明帝國至少又能挺上個幾十年。
皇帝匆匆趕到坤寧宮,看到的是一番忙碌緊張的景象。宮人來來去去,在楊女醫等人的指揮下,作著各項準備。
“免禮。”皇帝擺了擺手,示意楊涵易平身,開口問道:“情況如何?”
楊涵易起身答道:“回萬歲,現下一切正常,皇后娘娘安好。微臣估計,還要再等等……”
看楊涵易的神態挺從容鎮靜,皇帝略微放心,叮囑了兩句便去東暖閣暫歇等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永丰县|
宕昌县|
呼伦贝尔市|
荔波县|
郧西县|
普陀区|
曲靖市|
双牌县|
依兰县|
九寨沟县|
原阳县|
宽城|
凤山县|
瑞昌市|
五峰|
建湖县|
兴城市|
名山县|
河北省|
玉山县|
城口县|
宿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太原市|
石河子市|
陇川县|
丹江口市|
门源|
调兵山市|
大安市|
司法|
鹿泉市|
福泉市|
英德市|
咸宁市|
虞城县|
海林市|
四子王旗|
南汇区|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