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沐啟元因為肆意妄為,其母宋氏害怕為家族惹禍,下毒將沐啟元毒死。 皇帝不想知道原因,更不想派人去調查。沐啟元的死,不管什么原因,對于他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沐家在云南除了鎮守幾百年的威望,實力已經大大削弱。而沐天波才一歲,根本擔不起黔國公的重任。 可以說,現在給了皇帝一個更好的機會,能夠更快地把云南控制在手中。至于什么沐氏永鎮滇省,在他看來,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沒有什么永遠,連這大明帝國也是一樣。如果不興利除弊,不開拓創新,帝國會崩,滇省也會亂。 就象遼東,李成梁能鎮守安定,可也年老昏聵的時候,讓建奴趁機崛起。 沐家也是一樣,前幾代的英勇,后幾代的平庸,現在的衰敗,已經是昭然若揭。 如果朝廷不趁機奪取滇省的控制大權,歷史上的沙普之亂可能不會避免,緬甸的東吁王朝依然是邊境之患。 皇帝已經思慮清楚,立刻提筆在手,給傅宗龍和王三善寫下密旨。 奢安叛亂的平定已經沒有懸念,能夠抽調五千精兵護送王三善入滇。 現在,皇帝再下旨意,從貴州、廣西、四川再調一萬人馬,王三善在滇省招兵一萬,兩萬五千明軍將把滇省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 黔國公的爵位還保留,沐天波可以承襲,但卻只剩下了無權無兵的空爵。什么征南將軍印,也將被收回。你能指望一歲的孩子出征打仗,簡直可笑? 寫完了兩道密旨后,皇帝又思索半晌,命宮人宣召孫承宗入宮。 ………………… 國家的大政方針,往往是根據民族性格,以及當時的主流思想所改變。 漢朝時獨尊儒術,可卻有了“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豪邁和霸氣。 宋朝也是儒學,卻成為屈辱軟弱的漢家王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