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四十五章 借鑒控制宗藩之策-《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頁

    其實(shí),皇帝拿出來給孫承宗看的,只是第一方案。如果孫承宗、袁可立等人覺得太過嚴(yán)苛,也不妨退而求其次。

    爵位降襲制度肯定是要實(shí)施的,但降襲還有一個底限,就是親王降到輔國中尉,郡王降到奉國中尉后,不再降襲。

    不管是降襲,還是世襲罔替,能繼承爵位的只有一人,其他的子弟倒也可以考取爵位,自然是最低等的奉國中尉。

    在歷史上的清朝,這個考試獲爵的方式,被稱為“考封”。

    考試獲爵可以看成是一種對宗藩的照顧,但想要通過考試,肯定不會那么容易,這也是皇帝控制宗藩泛濫的手段。

    通過率很低,意味著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這個努力的程度比自食其力還要難,選擇放棄應(yīng)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你要為這個低等爵位奮斗終生,那也由得你,就看你的積蓄能不能支撐一輩子“考封”了。

    孫承宗告退,皇帝又沉思片刻,才拿出起草的文稿,命宮人給《大明論壇報(bào)》送去。

    還是輿論先行,讓大家明白宗藩之弊不除,國家財(cái)政會變成如何窘迫的模樣。

    嘉靖三十一年為例,全國的稅糧總收入為2285萬石,而各王府的歲祿開支就達(dá)853萬石,占全國稅糧總收入的37%,成為國家經(jīng)費(fèi)中的最大開支。

    而明朝洪武年間,明宗室人口才58人。到明永樂年間,30年左右增加1倍,達(dá)到127人。明嘉靖八年,玉牒所載宗室人口達(dá)8203人,100年間增加6倍。

    至嘉靖三十二年又增加約1.5倍,達(dá)17661人;到明萬歷二十三年,見載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達(dá)157000余人。

    按照這個速度計(jì)算,再過十幾年,宗室人口至少會超過20萬人。這大概是世界上繁衍發(fā)展最快的宗族,不愧是姓朱(豬)。

    二十萬人口,就是按最低級別奉國中尉的歲祿200石計(jì)算,也將達(dá)到四千萬石,已經(jīng)是嘉靖朝時(shí)全國稅糧收入的兩倍。

    也就是說,如果不改革,朝廷財(cái)政不用干別的了,光養(yǎng)“朱”也養(yǎng)不起了。

    不用聳人聽聞的標(biāo)題,就用扎扎實(shí)實(shí)的數(shù)字,讓大明的文臣武將、宗藩勛貴,乃至平頭百姓,都知道這觸目驚心的事實(shí)。

    大明子民上億,宗藩只有二十萬,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們了。

    而且,文武官員不僅不敢私自結(jié)交宗藩,對這些廢物、蛀蟲的印象也惡劣。有圣旨,有皇帝撐腰,政策執(zhí)行起來,也不會手軟。

    皇帝摸著下巴,露出了冷笑。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披上大氅,走出了大殿。

    再有三天就過年了,皇宮里張燈結(jié)彩,已經(jīng)布置完畢,充滿了喜慶氣氛。

    今年不同往年,平遼大勝不僅振奮民心士氣,更搬掉了壓在君臣心上的沉重。皇帝也一改從簡,從內(nèi)帑中拿出兩萬銀子,裝飾布置,要與民同慶。

    佳節(jié)將近,宮人也可以穿上艷麗些的衣服,看上去就令人賞心悅目。

    “萬歲,萬歲!”清脆的叫聲讓皇帝停下腳步,笑著轉(zhuǎn)過身。

    不是旁人,正是乖巧又伶俐的五月。她也換上了新衣服,象只花蝴蝶似地飛了過來。

    趙大寶帶著一臉憨相跟在后面,作為皇帝木匠手藝的唯一傳人,卻是一點(diǎn)都看不出來。

    “參觀科學(xué)院可有收獲?沒給他們出難題吧?”皇帝笑著擺了擺手,免了兩個孩子的跪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