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廣東兵器火藥局也在不斷增加產能,廣州市舶司的收入全都投了進去。生產制造的火槍幾乎全送往了貴州,使得平叛明軍的實力在不斷增強。 紅夷大炮的制造稍微放緩了一些,這是朱由校的意思。 自從制造出有彈托的炮彈之后,他的思路延伸到了紅夷大炮,延伸到了海軍、海戰,認為紅夷大炮要進行有大明特色的改變。 當時的觀點認為,火炮打得越遠越好。這樣的結論,不能說是錯的,可也不完全對。 在陸地上還好些,火炮有穩定的支撐,射擊的準確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可在海上,船行顛簸,又不是后世的帶觀瞄調整設備的高級火炮,前膛火槍的遠距離的轟擊中,精確程度很感人。 而基于射程越遠越好的觀點,才造出了炮管長、裝藥多、膛壓高的紅夷大炮。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炮管造得是又長又厚,就使火炮的重量相當驚人。 在木質的帆船上,因為承載力的原因,笨重的火炮只能往下層甲板裝,而且數量還不能太多,上層甲板就只能安裝輕型的艦炮。 遠距離既打不準,又使戰艦能裝載的火炮不多,朱由校認為這是認識上的誤區,進行改變完全可以改變這樣的情形。 在朱由校的設想中,如果不追求很遠的射程,而是把炮管造得短一點、薄一點,火炮就會輕許多,海軍戰艦也就能裝載更多的火炮。 彈托的發明,使炮彈和炮膛的配合精度大為提升;縮短了炮管,卻可以加大口徑,射出更大更有威力的炮彈。 反正重型的紅夷大炮說是能打幾公里,可你打中了算哪!全靠運氣的炮轟,其實就是個氣勢。 根據朱由校搜集到的情報和信息,真正的海戰,艦船之間的實際交戰距離,通常都在幾百米之內。 既然是這樣,朱由校也就堅定了自己的設想,下旨令廣東兵器局鑄造身管較短、口徑較大的火炮,并命名為海威重炮。 按照廣東兵器局鑄造的樣炮數據,海威重炮的重量只相當于同口徑的紅夷火炮的三分之一,在三四百米的射程內,威力卻是相當。 這就妥了。朱由校給沈有容去了密信,告訴他新式火炮的數據。話不用多說,大炮上刺刀,用數量壓倒敵人唄! 說到大炮上刺刀,京師的兵器火藥局又開始制造三、五百斤的佛朗機炮。 盡管佛朗機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有所欠缺,但射速卻是不可置疑的優勢。三、五百斤的重量也屬輕炮,配上合適的炮架炮車,一匹馬就能拉著跑。 沒錯,這就是給騎炮兵專門提供的裝備,以打霰…彈為主,對敵人進行近距離的快速轟擊。 按照騎炮兵最新訓練情況的報告,從趕到戰場,到架炮轟擊,大概只需要半分鐘。 這已經是非常驚人的速度,可以想見在激戰廝殺的戰場上,騎炮兵突然趕到,架起火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向敵人噴射出成千上萬的彈丸,形勢會有怎樣的變化? 朱由校剛剛造出了一輛隨炮行進的彈藥車,正洋洋自得地看著自己的作品。嗯,木頭的,縮微型的。 李成成仔細打量著,笑道:“皇爺是給小王子小公主打造的玩具嗎?精巧得很,可以用羊拉著跑吧?”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呵呵笑道:“朕明日再打造能推著走的嬰兒車,以后還有騎的小木馬。嗯,還有……” 李成成看著沉浸在想象中、笑得開心的皇帝,想到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可愛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增添快樂,也不禁抿起嘴角,為皇帝而高興。 王體乾在旁恭謹地侍立,臉上洋溢著比皇帝還開心的笑容。 講述了半晌,朱由校哈哈一笑,收住了話語。意猶未盡地拍了拍彈藥車,皇帝眼中滿是柔情,似乎有小嬰兒正躺在上面。 終于收起了暇想,皇帝邁步走出了工作間,在陽光明媚下,隨意地漫步在皇宮之內。 “皇爺。”王體乾諂笑著湊近,說道:“今兒又是楊太醫入宮例診,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回報。”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一個月的時間過得真快,朕都不記得日子了。” 突然停頓下來,朱由校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 一個月呀,也不知那幫家伙怎么樣了,該去看看了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