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爆炸的火光一個接著一個,泥土雪塵紛揚上半空。硝煙彌漫中,岳讬依稀看到火槍攢射的火焰。 轟天雷升騰的硝煙很快被寒風吹散、變淡,呈現在岳讬視線內的一幅凄慘的景象。 拒馬前的地面上,橫七豎八躺滿了后金軍的尸體。死去的人形狀各異,血肉模糊。 鮮血涌流出來時還是滾熱的,但很快就在冰雪覆蓋的大地上冷卻、粘稠,喪失了流動。 尸體周圍的土地已經看不見白色的雪、黑色的土,全是刺目的腥紅色。 明軍的火槍還在噴吐著火焰,敗退的建奴不時被從背后射來的鉛彈擊中,發出慘叫,倒在地上。 受傷未死的建奴傷員,嚎叫慘呼,有的在地上滾翻扭曲,有的在掙扎爬動,痛苦不堪。 岳讬陰沉著臉,冷冷地看著那些敗退下來的士兵。因為恐懼,因為體力的消耗,很多士兵看起來都是驚魂未定、心有余悸的樣子。 抬頭看了看明軍踞守的陣地,數排被澆水凍結在地上的拒馬,以及拒馬后嚴陣以待的明軍陣列,岳讬猶豫了。 從奉父命率人馬由間道抄襲明軍后路,岳讬所部已經遭到了三次類似的阻擊。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人馬更增。 現在,建奴已經發動了三次進攻,依然無法突破明軍的當道堅守,傷亡卻已經過千。 繞道抄襲,本就追求快速隱蔽,岳讬所率的六千人馬沒有攜帶楯車,也沒有火炮,連重甲兵都很少。 而在這片狹窄的區域內,建奴的縱橫騎射也沒有發揮的空間,被明軍牢牢地阻擋,前進不得。 岳讬猶豫遲疑了,相似的情況他見過。隨父親增援滿浦、昌城時,就被明軍層層阻擊,壕溝胸墻加上火槍、轟天雷,殺傷力很大。 顯然,明軍再次采用了這種戰術。岳讬幾乎可以確定,就算突破了這道阻擊,后面還會有一道或數道防線。 不斷地進攻,不斷地被消耗,最后會剩下多少人馬,又會被多少傷員拖累? 岳讬緊皺著眉頭,想到這樣的結果,決定放棄這次抄襲,不再繼續進攻。 這是明軍的詭計,讓你覺得有希望而不斷付出代價地前進。但最后,除了死傷,根本不會有收獲。 轉頭看著重新整隊要發動進攻的部隊,岳讬擺了擺手,取消了進攻。他又叫過親衛,讓他們飛馬回報代善,迂回抄襲的行動受挫。 岳讬的決定是明智的,什么迂回抄襲,明軍根本不給建奴這樣的機會。 張盤和孔有德的兩協軍隊擊退了薩哈廉所部后,占領了石河驛。但只過了一天,部隊便趁夜悄然回撤了。 從出動到回撤,并不是看戰果大小,也不是看進攻的難易,而是有著固定的時間。 而這場牽制作戰的計劃,則是經過東江鎮總部修改批準,毛承祿的前協趕來支援助戰的一次協同行動。 作戰時間也是毛文龍確定的,六天,不管戰局如何,必須要回撤旅大,確保這個遼南橋頭堡的萬無一失。 而岳讬所部遭到的阻擊,便是毛承祿指揮前協所進行的。 這樣的布置,顯然出乎了代善的預料。他親率鑲紅旗趕來支援薩哈廉,并沒有走得很急很快,想給岳讬的迂回爭取時間,想讓明軍再往前突出。 可事與愿違,正行軍于路上,便接到薩哈廉派人報告,明軍已趁夜撤退。緊接著,岳讬派來的信使趕到,迂回繞襲的計劃遭到挫敗。 代善疑惑之余,派人召回岳讬,又趕忙催軍急行,與薩哈廉所部會合后,追擊明軍。 從旅大出擊到石河驛,距離很短。盡管代善率人馬急追,卻已是來不及了。 天寒地凍,構筑壕溝胸墻類的土木工事相當困難。天有不測風云,下起大雪的話,火繩槍的效能會大大下降。 這是兩個制約明軍長時間作戰的主要因素,毛文龍還考慮到了其他建奴部隊的支援。比如皇太極和阿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