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四章 警誡官商,“吏轉官”之制-《我真是大昏君》


    第(1/3)頁

    “江南富庶之地,也是有目共睹。”朱由校又加了一句后,卻是話風突變,加重了語氣,“然江南士紳拖欠國課,最為嚴重;偷稅漏稅,也以江南商賈為最,卻是為何?”

    唐默和夏中時吃了一驚,趕忙跪倒,稟奏道:“萬歲明鑒,作奸犯科之輩非是我等,我等亦萬萬不敢偷稅漏稅。”

    朱由校垂下眼簾,淡淡地說道:“朕不是昏君,爾等若是不堪,還能入宮覲見,還能坐在這里嗎?”

    唐默和夏中時深深地叩下頭去,齊聲道:“萬歲英明。”

    朱由校并沒有馬上叫這兩人起來,而是繼續沉聲說道:“朕知道這是官員與商賈勾結的結果,也有一些官員是商人故意拉攏資助,以便得到庇護,或是謀取利益。”

    露出幾分諷嘲的冷笑,朱由校說道:“三十稅一呀,高嘛?即便如此低,還要偷漏,還文風鼎盛,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啦?”

    唐默和夏中時不敢說話,額頭沁出了層層冷汗,也或許是羞愧難當。

    “朝廷每每欲增加商稅,不用商賈發聲,自有官員極力阻撓。所謂的‘不與民爭利’,不過是借商自肥,簡直是厚顏無恥。若真是為百姓著想,那些從土里刨食兒吃的農民,怎么沒人為他們說話?”

    “朕今日說的話,明天就會在《大明論壇》上刊載。讓那些官不官商不商的混蛋看看,也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們的嘴臉。”

    皇帝似乎發泄完了郁悶,接過宮人奉上的茶水喝著,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才說道:“你們兩個起來吧!”

    “微臣(草民)謝萬歲隆恩。”唐默和夏中時叩首后,才坐回繡墩,比剛才還要恭謹小心。

    朱由校思考了一會兒,抬頭說道:“朕在商會里安排監察官員,不僅僅是對你們的監督,更是為你們排憂解難。哪個官員敢借職權敲詐為難你們,他們自會幫你們處理。對了,這幾位監察官員,會兼御史銜,以便行事。”

    明代改御史臺為都察院之后,其中既有品級高、聲望重的官員,又有一大批品級低、權力大的官員。

    這樣既保持了監察制度“以卑察尊”的原則,又提高了監察機構的威懾力,使監察機構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而皇帝派往各地的總督、提督、巡撫、經略、總理等大員,一般都會兼都御史銜,方便行事,但不理都察院事。

    朱由校給吳錚、楊潤民、鄭芝龍三人加上御史銜,品級雖不高,卻成為了皇帝耳目風紀之臣,對官員的威懾力很大。

    “以后朝廷還會加大糾劾官員的力度,增加監察官員。”朱由校冷笑了一聲,說道:“你們只管在商言商,奉公守法,貪婪盤剝的官員,朝廷自會從嚴懲處。”

    “萬歲英明。”李旦等人躬身拱手,馬屁奉上。

    以前商人不愿交納商稅,有自身貪鄙的原因,也有孝敬打點了官員,再交稅覺得虧的心思。

    現在,皇帝已經敞開了說,會派人為他們保駕護航。

    不管有沒有官員盤剝插手,商稅也是一定要上繳朝廷的。而那些不法官員,結局肯定不會好,皇帝所說的從嚴,輕則流放,重則砍頭,可不是說說而已。

    李旦、吳大章等人,包括唐默、夏中時,都暗自松了口氣。以前的顧慮雖未完全消除,面對貪瀆官員時,卻有了幾分底氣。

    看來皇帝是要來真的,準備對勾結商人的官員進行打擊了。

    而商會,既能上書,又有兼御史銜的監察官員坐鎮,成為皇帝打擊官員的一個渠道,也是顯而易見的。

    “接下來,朕要交辦幾件差使。”朱由校伸手點了點,說道:“辦好了,于國于民有利,對你們來說,也能賺到錢。”

    皇帝要交辦差使,這是信任,是榮譽,可不會被人看作役使。這就是封建時代的特點,朱由校越來越明白當時人的思維特點。

    …………………….

    《大明論壇》作為朝廷的喉舌,政策的風向標,已經為大眾所熟知,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嚴懲拖欠隱漏賦稅的士紳,以及在清屯充餉中的一些阻撓者,經過《大明論壇》的刊載宣傳,極大地震懾了其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阳信县| 肃南| 镇康县| 金阳县| 丽水市| 敖汉旗| 桂阳县| 洛扎县| 额济纳旗| 陆河县| 文昌市| 拉孜县| 曲麻莱县| 双鸭山市| 宣恩县| 桐乡市| 兴宁市| 普兰县| 新巴尔虎左旗| 赤峰市| 宝应县| 鹤山市| 华蓥市| 凤山市| 股票| 上虞市| 赣榆县| 塔河县| 浏阳市| 邓州市| 龙泉市| 陵川县| 彩票| 琼结县| 南昌市| 白山市| 贡觉县| 涪陵区| 宜丰县|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