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激戰寧遠城下-《我真是大昏君》
第(1/3)頁
第一次進攻寧遠可謂是損失慘重,包衣和蒙古人自然不被看在眼里,但真夷的死傷也超過兩千。
在這其中,更有貝勒德格類、固山額真圖爾格等數十名軍官陣亡,怎能不讓老奴感到痛心和憤怒。
看著遠處木樁陣冒出的火光,升起的濃煙,老奴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又發出了命令。
馬蹄聲轟鳴,建奴的騎兵分隊馳騁,在東、西、南三面進行迫近逼壓。騎兵在百十米外便點燃火箭,然后縱馬疾馳到第一道壕溝前,向著木樁陣射擊。
成千上萬的戰馬奔馳,馬蹄聲轟鳴,震得地面都微微顫動。再加上建奴的呼喝吶喊,威勢甚是驚人。
范文程露出了一點笑容,這也是他的計策,分薄守軍的兵力和注意力,好有利于一面突擊。
“建奴的騎射——”城頭上,熊廷弼冷笑著搖了搖頭。
再怎么制造聲勢,壕溝是擺在那兒的。就算沒有木樁陣阻隔,防御的威力也并不會降低多少。
如果建奴是以打到城下為目的,那不會是勝利的開端,而是噩夢的開始。
盡管寧遠城在完成防御體系建設后,是第一次遭到進攻。但明軍卻已經圍繞著攻防,進行了多次演練。
所以,包括熊廷弼在內的守城官兵,都是相當有信心,打起來才不慌不亂,以穩定的發揮殺傷了大量的敵人。
“傳令,命城外四方守將做好撤退入城的準備。”熊廷弼沉吟了半晌,再次下達了新的命令。
是在城外依據深溝高壘繼續防御,還是將建奴引至城下予以大量殺傷,兩相比較并沒有明顯的區別,都是以殺敵為目的。
熊廷弼覺得建奴此番也就是最后的瘋狂,再被擊退也就只能黯淡撤兵了。而給他們點希望,引至城下予以重擊,應該能更多地消滅敵人。
而且,對于依城防守,熊廷弼也想讓官兵們嘗試一下。畢竟,這種類似于棱堡的防御體系,還沒有經過實戰。
在熊廷弼看來,如果棱堡在實戰中表現出很大的優勢,明軍就能夠前出至錦州、大凌河,甚至是廣寧,對建奴施加更大的壓迫。
命令很快傳達到各方守將,準備工作也立即開始進行。比較笨重的火炮先行搬移,多余的彈藥物資也搬到城內,城頭上的武器和兵力增加。
官兵們心里都清楚,這是要主動放棄城外陣地,依托城池與敵人進行下一輪較量了。
這邊做著緊鑼密鼓的布置,建奴還在折騰著。木樁陣燃起的火焰,陣地上明軍的沉默,給了建奴希望和勇氣,他們的呼喝更加有力。
“報汗王,城下敵軍陣腳動搖,有退入城內的跡象。”
“報汗王,城上敵軍增加,城下敵軍調動頻繁,似在向城內搬運物資。”
努爾哈赤聽著探騎的回報,面無表情的臉色稍有緩和,擺手道:“再探?!?
范文程聽得仔細,心中得意,卻還盡力矜持,不敢露出太過驕傲自得的神情。
面對火燒木樁陣的妙招兒,明軍的陣腳已亂,已經作好了不敵就撤退的準備。而某的高招妙計又豈止于此?
對于寧遠城池的怪異形狀,老奴和范文程不是不明白這樣的意圖。馬面的變形,利用交叉火力,彌補攻擊城下之敵的死角。
可明白是明白,他們卻并沒真正見識過,也低估了棱堡的殺傷威力。
在范文程的計策中,攻到城下后,便把所攜帶的火炮推上去轟擊城墻。
盡管他們都知道,明軍城上的火炮在射程上有優勢,但操控火炮的漢兵,死多少又算得了什么?
同時,攻到城下的士兵還可以在城門角兩臺間守御薄弱處鑿城,并利用鉤梯攀城作戰。
這樣三管齊下,不敢說能絕對破城,但已經是最接近成功的辦法。
戰場上雖然火光四射、煙霧升騰,戰斗卻并不激烈。雙方都在按計劃做著布置,等待著真正爆發的時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辽宁省|
兴业县|
天祝|
沁源县|
辽阳市|
遂川县|
肇东市|
寿宁县|
义乌市|
辽中县|
淳化县|
保山市|
巫山县|
镇平县|
江都市|
饶阳县|
永登县|
丹江口市|
克东县|
华蓥市|
额尔古纳市|
监利县|
天镇县|
松江区|
吴旗县|
木兰县|
永兴县|
永宁县|
且末县|
沁源县|
高雄市|
若羌县|
大邑县|
安龙县|
扶绥县|
来宾市|
武胜县|
栾川县|
濉溪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