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走到殿外時,他不由露出笑容,長出了一口氣。皇帝雖然只是贊了一個“很好”,但名字為萬歲所知,卻未嘗不是升官晉爵的良機啊! 裁汰冗員的本意是沒有錯,但依著古代的通信速度和辦事效率,官員只能比后世的比率高,這才是正常的。 想著通過減員來節省財政開支,但你達不到增效,反倒是適得其反。 朱由校輕撫額頭,思考著,很是煩惱。同時,他也知道鹽政是個相當復雜的工作,涉及到民生和社會穩定,改革起來不能太過操切。 除了鹽,還有茶,還有煙酒。如果能把這些商品的國家專賣制度捋順搞好,大明朝廷會缺錢? 小小一粒鹽,卻能撐起半個帝國,這不是夸張之語。但在明朝,實際情況卻是令人感到沮喪的。 盡管折騰了一年,清屯充餉、開海禁、賣鏡子,還有更狠的抄家,大明財政困難的情況已是大大緩解,并有不斷向好的趨勢。 但斂財不是朱由校的最終目的,他更不是守財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他的長遠考慮。 可怎么取呢,又是從哪些“民”身上收取,而不損害到要用之于“民”呢? 在冥思苦想中,朱由校的肩膀上多了一雙溫柔的小手。李成成走過來貼心地給皇爺按摩著,盡管手法并不專業。 朱由校輕輕拍了拍李成成的手,緩緩說道:“差點忘了約人的事情。你收拾一下,隨朕出去散散心吧!” …………………… 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接到沈浪的邀請,便帶著新學中結識的兩名生員,一同趕去赴約。 站在這座不算氣派的宅院前,在京師住得時間較長的生員王季重又回首望了望紫禁城,不由得有些驚咦。 “這位沈浪沈公子,怕不是平常人。”王季重伸手指了指,說道:“能在這皇宮附近有宅院的,身份地位不簡單哪!” 張以太點頭贊同,猜測道:“或是祖上余蔭,家世不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