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影響我身邊的人,從而打探或左右我的心思和決定。朱由校得出了這樣的判斷,并不覺得如何奇怪。 別以為文官集團很軟弱,只會嘴炮噴人。他們想害人的話,就算是柯南,也抓不到他們的黑手,找不到他們犯罪的證據。 歷史上,泰昌帝死得就挺可疑;朱木匠呢,被暗害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雖然沒實在的證據,但從朱木匠之死的后果來看,閹黨倒臺,“正人君子”們又占據朝堂擁有了話語權,文官集團無疑有很大的嫌疑。 總有刁民想害朕! 朱由校并不覺得自己是胡思亂想,對個人安全的防護也相當用心。什么神露,什么仙丹,俺有文化,你們騙不了俺。 正因為對文官集團有著警惕和戒懼之心,朱由校就更不希望后宮,以及她們的親戚,跟文官集團親近。 接到魏大爺的報告后,朱由校本想不賜爵,以這種方式敲打一下老丈人。可思來想去,他覺得更直接一些,可能更好。 也不弄什么讓別人猜的手段,朱由校直接派了內官去張府,告訴張國紀,身為外戚,交結朝廷官員,朕甚不悅,好自為之吧! 估計這番告誡把張國紀嚇得夠嗆,雖然女兒已被定為皇后,皇帝女婿想退貨也退不成了。可皇帝女婿不高興了,女兒進了皇宮能有好日子過嗎? 從張國紀的本心來說,他倒是沒有交結官員,壯大張家勢力的想法。他也很想跟皇帝女婿解釋,不是俺交結他們,是他們上趕著巴結俺。 張嫣知道此事,也是心中忐忑不安。 還沒拜堂成親呢,就鬧得皇帝夫君不高興,進了皇宮,怕也是不招待見。 歷史上頂著個皇后之名,卻不受恩寵,飽受冷落,甚至被廢的也不少啊! 被女婿告誡,被女兒埋怨,張國紀懊悔害怕,趕忙寫了份請罪奏疏,然后便對文官們敬而遠之。 邀宴飲酒,身體不適;拜望送禮,不見不收。 張國紀老老實實,只想平息女婿的不滿,在大婚時不致讓女兒難看,入主后宮能順順利利。 歷史上,張國紀恐怕就是因為與東林黨官員走得近,終天啟一朝,身為國丈,卻不得封爵,也算是創了大明朝的紀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