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觀音婢-《貞觀俗人》
第(1/3)頁
東宮,麗正殿。
這是東宮太子寢宮正殿,殿后一片十余畝的荷塘,荷塘之間有一片水榭。廢太子妃鄭觀音很喜歡安靜,于是把這水榭修的很雅致舒適,里面有青紗帳、軟床榻,茶爐經(jīng)書,在這喝茶看書極為雅致。
新太子妃長孫氏小名觀音婢,一入東宮也極喜歡這處所在。尤其是如今這夏季,這水榭如同是荷塘里的一個小島,上面還遍植高大的柳樹,綠柳成蔭,讓水榭陰涼又透風,十分舒適。
此時觀音婢在煮茶,唐人貴族士大夫們愛飲茶,甚至形成了一套很復雜的煮茶方法。觀音婢很有耐心,她先把茶餅夾起來放在小爐火上烤,烤到茶餅微微發(fā)出好聞的香葉時,再用茶碾子把烤香的茶餅?zāi)氤煞勰缓笤儆貌韬Y把茶粉篩選過濾,最后放入旁邊爐上已經(jīng)燒滾的水里,待茶湯滾上三滾之后,再飲。
“放點鹽蔥姜棗,多放橘皮、薄荷,再來點茱萸。”一邊的李世民提醒妻子。
觀音婢勸說道,“殿下,飲茶得清飲,得喝茶之本味真香,而不是添加各種香辛辣味,那喝起來早無茶之本味,無異于溝渠之廢水也。”
李世民搖頭。
“這茶若只是沖泡淡飲,那真能淡出個鳥來,還不如喝酪漿。”
他本就有鮮卑胡人之血,又是馬上戰(zhàn)將,所以與此時北方許多貴族一樣,對于飲茶并不太喜歡,倒更喜歡酪漿。酪漿在唐代此時為牛羊或駱駝奶熬制濃縮后加工成的一種飲料,其中也普遍含有點酒精。
這種獨特的飲品深得此時的關(guān)中人喜歡,尤其是上層這些貴族,特別是關(guān)隴出身的這些將門。
反倒是茶葉,其實更受士大夫們的歡迎,飲茶之風最早是興起于東晉的士大夫之間,后來隨著佛教慢慢傳入關(guān)東之地,直到最終隨著佛教大興而影響北方,使的北方也開始興起于喝茶。
“陛下認為茶苦,其實茶是先苦后甘,回味悠長,你得品,細細品。”觀音婢把碾好的茶沫倒入翻騰的沸水之中,待其三滾之后,便開始取茶湯,什么也沒有加,連鹽也沒放一點。
李世民皺著眉頭,捧著茶杯,卻好像捧著碗藥似的。
“你怎么不學那秦三,孤聽說他喝茶更古怪,特意尋那茶商買那些散碎之茶,也不烤不碾不煮,直接用沸水沖泡。泡好后還是一片片完整的葉子。”李世民說起秦瑯就有些不滿,“那樣子何必買茶,不如直接種棵茶樹在院里,想喝的時候樹上摘幾片茶葉泡就好。”
觀音婢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輕抿口茶,細細品味。
沒有各種香辛調(diào)料的混雜,能品味到那純粹的茶香。
“二郎,臣妾以為秦三郎這件事情你有些過了。”
“過了?”李世民愣了下。
他一把放下茶杯,“孤過了?觀音婢你說,孤怎么就過了?過的是他秦三,你倒是胳膊肘朝外拐了。”
觀音婢勸說丈夫,“二郎,不論如何,秦瑯是不是靖亂功臣?”
李世民咂了咂舌,這他無法反駁。
“秦瑯確實是靖亂功臣。”
雖說秦瑯年紀輕輕,也并不是他秦王府的心腹文武,沒有與他并肩奮戰(zhàn)多年,也沒有與他一起扛過那些壓力,但就這宮變前三天,秦瓊孤身犯險入東宮為間為他拼死打探到的重要情報,讓他最終避免了被東宮一網(wǎng)打盡,而在宮變當天,若不是秦瓊從渭水大營秘密調(diào)來玄甲騎,不是秦瑯關(guān)鍵時候組織囚犯游俠等馳援玄武門,那么當天他就算殺了建成、元吉控制了皇帝,可一旦宮府兵攻下玄武門殺入太極宮中,他李世民當時宮里的那百來人,依然是難逃一死,最終也是功虧一簣的。
更別說當天,秦瑯還救下了宏義宮,保護了他的妻兒。
也正是因為這些功勞,所以李世民在取得了節(jié)制長安兵馬大權(quán)之后,立即加封秦瓊為左衛(wèi)大將軍,當他成為太子后,也立即改封秦瓊為齊國公、封秦瑯為翼國公、上柱國。
要知道,直到此時,雖然李世民也授封了程咬金、尉遲恭等新官職,但多是東宮六率軍職,在十二衛(wèi)也只是授了將軍。
更無一人已經(jīng)論功授爵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西城区|
清涧县|
林甸县|
郸城县|
遂川县|
灵寿县|
胶南市|
胶州市|
威宁|
桃园市|
柳林县|
揭东县|
游戏|
神木县|
宜兰市|
双江|
霍州市|
保康县|
灵山县|
乌兰浩特市|
平利县|
乌兰察布市|
东台市|
榆社县|
连云港市|
吐鲁番市|
安乡县|
太谷县|
大宁县|
芒康县|
灯塔市|
恩平市|
广西|
崇义县|
青铜峡市|
福鼎市|
天津市|
鹤峰县|
苏州市|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