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翼國公、長安令-《貞觀俗人》
第(1/3)頁
臨湖殿里。
李世民挽著秦瓊的手走到榻上一起坐下。
“叔寶,這次若沒有你父子,恐怕今日掉腦袋的就是我了。沒有你們父子的情報和勸說,我還在幻想著能夠有朝一日得到皇帝的冊封立儲,甚至想著萬一將來也可以退往洛陽。多虧了你們啊,況且今日舉事也是萬般兇險,若非你冒險讓翟長孫秘密帶著一千五百人提前回來,玄武門肯定守不住,我也一樣難逃一死。”
“三郎這次功勞真的很大,你估計都想不到他有這么大的本事。居然在短短三天里,組織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隊伍,都是長安監獄里的囚徒、衙門的不良人、市井里的浮浪子、惡少年等,我真是很意外,可他帶著這群臨時組織的烏合居然能夠沖過芳林門,在玄武門擊退東宮兵,又馳援解救了宏義宮之圍,他不但保證了今天的成功,救了我的命,甚至也救了我妻兒的命啊。”
想想當時之危急,現在都有些后怕。
“今日凌晨出發之前,我曾對他們說過,事成之后,共享富貴,個個不失公侯之爵。以三郎之功,封他個國公不為過。”
秦瓊還是連連搖頭,“殿下,我父子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之事,實在不值一提。”
“叔寶啊,你跟了我七年,忠心耿耿,曾經在戰場上無數次救過我的命,如今這次更是不得了,我給你們的賞賜也是你們該得的。想當年,我李家太原起兵,當時陛下對來投的義士們也是極為優厚,曾說過,戰場之上刀兵無眼不論貴賤,所以授賞只論功績不論身份其它。樊興、錢九隴還有馬三寶,他們都曾經是奴隸之身,可如今個個皆是國公之爵,大將軍之職。無它,因為他們為大唐出生入死,戰功赫赫,這些官職爵位都是憑本事掙來的。”
“三郎雖年輕,可他這次確實立下汗馬功勞,因此一個爵位也是應當的。我不但要封他翼國公之爵,甚至還要授他上柱國之勛,就憑今日之功績,足以錄勛授為上柱國了。”
上柱國是勛,得是十二轉之勛,雖然可以錄前后功累加,但憑真本事想升上柱國還是很難的,大唐開國以來上柱國就沒幾個,除了那些帶著地盤兵馬來投而獲上柱國的,更少了。
秦瓊、王君廓這兩位國公,得到上柱國勛外,其余的尉遲敬德、程咬金、李靖這些名將大將,都沒有上柱國之勛。
“殿下,臣不敢受齊國公之封,也不敢受左衛大將軍之遷,請殿下收回成命。犬子雖有些微功勞,但更不敢受此大賞。”
“賞功罰過,這個你就不要再說了。”李世民轉移話題,開始跟秦瓊商量起長安的布防和兵將調動之事來。
劉弘基坐在一邊,根本沒人理他。
他孤單的坐在那里,看著新太子對秦瓊父子那般的厚愛,心里很酸,很羨慕。
良久。
“任國公?”一個淡淡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劉弘基陡然回神。
“任國公,孤決定調你出任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改任右驍衛大將軍,侯君集任左武侯將軍之職,尉遲敬德任右武候將軍。”
劉弘基怔住,從左武侯大將軍改任左驍衛大將軍,只算是平調。
可跟秦瓊、侯君集等人的高升一比,他這平調就未免有些顯眼突出了。不升那就是降了。
“臣劉弘基謝太子殿下!”
劉弘基這位太原元從功臣也只能謝恩了。
午后。
太子右衛率兼右武衛將軍程咬金帶著大隊武裝齊備的兵馬過來接防宏義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武威市|
京山县|
广饶县|
忻城县|
安平县|
金秀|
湘潭县|
祁东县|
通许县|
福海县|
花垣县|
彭水|
铁岭县|
汽车|
龙川县|
太仆寺旗|
漠河县|
班戈县|
宁化县|
泽普县|
洪泽县|
象州县|
万州区|
鹤庆县|
苏尼特右旗|
铜梁县|
新邵县|
邓州市|
仙桃市|
江达县|
墨玉县|
土默特右旗|
鄄城县|
文水县|
永顺县|
葫芦岛市|
海原县|
天柱县|
汕头市|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