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制造業才是答案-《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2/3)頁
國內很資源型的城市或者城鎮,就是依托于某個大礦,或者某個大油田建起來的。
就比如dq市,原本只是一個鎮,周圍全都是牧場,自從發現油田以后,慢慢的就發展成為了一個城市。
就在此時,有一批年輕人出現在視野當中,他們手里拿著剛領到的衣服和鞋子,以及臉盆毛巾等生活用品,正排著隊最向其中一所宿舍樓走去。
“這是我們新招聘來的員工。我們每一個員工都要經過考試和體檢,才能進廠,而且進廠之后還要經過培訓,只有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孔記者,有沒有興趣去我們的培訓部看一看?”李衛東開口問道。
“敢不從命!”孔振龍點了點頭。
眾人來到了培訓部,那里也是一片大車間,只不過沒有布置流水線罷了,工人們正在這里練習組裝家電產品的一些基本操作。
正在接受培訓的,基本都是年輕人,看起來都是二十歲左右的樣子,也有一些稍顯稚嫩的面孔,肯定還是未成年人,年紀大的則是寥寥無幾。
“李董事長,你這里的工人,普遍是比較年輕的。”孔振龍下意識的說道。
“年輕人學習能力比較強,比較容易通過培訓。”李衛東接著問道:“采棉工人應該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吧?”
孔振龍點了點頭:“采棉工人的年紀比較平均,年輕的有,年紀大的也有,不過大多數都是青壯年,那種三四十歲的,五十歲以上的也有不少,十幾歲的并不多。”
“十幾歲的孩子出遠門,又是地廣人稀的大西北,家里畢竟還是不放心的。但是來工廠就一樣了,有固定的工作地點,吃住都有保障,把孩子送過來,家長也放心。”
李衛東接著說道;“實不相瞞,前些年的時候,我們這里可招了不少的童工,那些十三四歲的孩子,全都被家里送過來,就是看中了我們這里管吃管住還有工資。
我們說不要童工吧,人家卻求著我們收留,甚至很多村干部都幫著說好話,非得把人送過來的,畢竟那個時代,在農民眼中,當工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最近幾年我們也加強的招工的管理,嚴禁招聘十六周歲以下的童工,沒有身份證無法證明自己年齡的,要么拿戶口本過來,要么拿村里的證明過來。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鉆空子,明明不到十六歲,卻讓村里開了證明過來。這農村地區嘛,都是看虛歲的,十五歲就能開出十六歲的證明來。
而且根據咱們國家的傳統,不看出生日期,過了農歷年就是長了一歲,有些年底出生的,明明是十四歲的孩子,直接虛了兩歲,拿著十六歲的證明來找工作,我們也是挺無可奈何的。”
“這種情況全國各地都有,即便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也免不了受到鄉約民宿的束縛。”孔振龍點了點頭。
國家法律規定是不允許招十六周歲以下童工的,不過落實到執行方面,更多的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當年國企時代,孩子能頂父母的崗位參加工作,就免不了會出現不到十六歲便參加工作的現象。
就比如李衛東,十六歲就頂替了父親的崗位參加了工作。好在李衛東的生日是在年初,如果出生日期再晚一些的話,李衛東也成了童工了。
很多50后、60后,乃至70初的簡歷,會出現十三四歲就參加工作的情況,看了以后不要吃驚,當時的國情便是如此。
十四歲虛兩歲,也就十六了,參加工作沒毛病。
后來民營經濟逐漸的發展壯大,工作崗位也逐漸變多。但是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經濟的用工遠不如國企那樣的規范,使用未滿十六歲工人的情況就更多了。
而未滿十六周歲就出來打工掙錢的,也越來越多,這些人基本連初中都沒有畢業。
他們當中是一部分是家庭貧困,實在是無法完成學業,便只能出來打工。
其實這樣的人占比并不多,中國人歷來都是重視教育的,哪怕是窮人,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貧窮的家庭,只要孩子能考得上,哪怕砸鍋賣鐵,也要供應孩子上學。
后世有好幾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當年都是舉全村之力供應上了大學,然后出人頭地的。
所以大部分中途輟學出來打工的,真的是學習不好,既然不是上學的那塊料,不如就干脆不上學了,早點出來打工掙錢,養活自己也能貼補家用。
但凡是能在班里考第一名的,有幾個輟學打工的?
換個角度說,班里的倒數第一,有幾個厚著臉皮立志要考博士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盱眙县|
云浮市|
锡林浩特市|
华池县|
宜君县|
县级市|
苍南县|
大同市|
五家渠市|
新巴尔虎右旗|
榆林市|
蓝田县|
陆川县|
于田县|
雷山县|
贵州省|
黄大仙区|
额尔古纳市|
临高县|
彭州市|
孝感市|
呼伦贝尔市|
临泉县|
沙湾县|
邻水|
佛学|
九龙坡区|
正安县|
临西县|
甘洛县|
临洮县|
库伦旗|
凤山市|
上杭县|
翁源县|
新昌县|
绥德县|
崇明县|
龙里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