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馬馳宇也來到了現場。當天看到公告欄前站著一堆人時,馬上湊了過去。 “同志,你們這是在干什么啊?”馬馳宇明知故問道。 “分房啊,公司里建了兩棟家屬樓,一共48戶,一會就把分到房的名單貼出來了。”那人回答道。 “分房子可是大事情啊。”馬馳宇接著問道:“你們等在這公告欄前,應該都是榜上有名的吧?” “我么?這次分房可輪不到我頭上,公司領導再加上中層干部,48套房還不夠分的呢!”那人繼續說道。 “普通職工分不到么?”馬馳宇又問道。 馬馳宇的問題有些多,那人警惕的瞪了瞪馬馳宇,開口問道:“你是誰啊?哪個單位的?我們公司分房,關你什么事?” “我叫馬馳宇,是《青河日報》的記者。”馬馳宇說著挺了挺胸膛。 “記者?”那人微微一愣,隨后高聲喊道:“記者來了,有記者來了!” 其他人紛紛望過來,喊話那人則指著馬馳宇,開口介紹道:“這位同志是《青河日報》的記者。” 眾人微微一愣,下一秒人群中有人突然喊道:“記者同志,你可要跟我們做主啊!” “記者同志,我們公司分房,一點兒都不公平,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十六歲小伙都能分到樓房,我們這些辛苦了二三十年的,卻什么都沒有。” “記者同志,我在運輸公司工作了二十二年了,家里六口人,也只有兩間瓦房,可有的人呢,去年才剛參加工作,就能分到四間屋的樓房,你說這像話么!” “那個李衛東,不就是給公司弄來了十五輛車么,憑什么他就有樓房?要說給公司做貢獻,我們這里誰沒有給公司做過貢獻!” 眾人將馬馳宇圍在中間,七嘴八舌的開始告狀。 年輕記者馬馳宇頓時有一種飄飄然,被這么多人圍著,馬馳宇終于感受到了“無冕之王”的快樂。 “同志們,請放心,我們記者就是專門揭發不公不義的事情,既然我馬馳宇來了,就一定替大家討回一個公道!”馬馳宇大義凌然的說的。 隨后馬馳宇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后掏出了自己手中的小本本,準備找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對象,進行采訪。 終于,馬馳宇鎖定了一個年級比較大的目標。 “這位老同志,怎么稱呼啊?”馬馳宇開口問道。 “我叫楊偉。”老同志開口答道。 “真是一個悲傷的名字。”馬馳宇心中吐槽了一句。 隨后馬馳宇開口問:“老楊同志,你來說說,到底是怎么回事?” 楊偉上前一步,開口說道:“我是五五年來到運輸公司的,我在運輸公司里整整干了三十年,這三十年來,我也是任勞任怨。可到頭來,分房的時候卻沒有我的份!全公司幾千人,房子只有48套,就算輪不到我,我也認了。可憑什么分給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小年輕?” “老楊同志,你說的小年輕,是那個叫李衛東的么?”馬馳宇一邊記筆記,一邊開口問。 “可不就是他么,去年才初中畢業,參加工作也就半年多一點的功夫。這分房子憑什么有他一套? 就算是他給公司弄來了十五輛車,算是有些功勞,可我們這些人,誰沒有點功勞?我干了整整三十年,還比不上他一個毛頭小子弄來十五輛車!”楊偉一臉不忿的說。 “老楊同志,你是不是覺得,房子分給李衛東,你特別不服氣?”馬馳宇又問道。 “當然不服氣了,我們這里的人都不服氣!你們說對不對?”楊偉沖著身后眾人一嗓子。 “對!”眾人齊聲喝道。 楊偉義憤填膺的說:“于書記、朱總經理他們能分到樓房,我服氣,人家是公司領導,做出的貢獻大,就應該改善一下住房;各處的處長分到樓房,我也服氣,人家是公司的骨干力量,改善一下住房也是能理解。 可李衛東這種小年輕,也能分到住房,我第一個不服氣!我在運輸公司整整干了三十年呢,到頭來還不如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么?難道我這三十年就白干了?” 馬馳宇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八十年代國企里面畢竟是講究排資論輩的,就比如分房這件事情,三十歲工齡的老職工分不到房,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卻分到了房,這在任何人看來都是不合理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