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生死一線終相見-《一品仵作》
第(1/3)頁
暮青在半山腰,山腳下鄭家院子里的螢火之光有些細微,看不清楚移動與否,只能確定燭光亮了一會兒,其光乍盛,而后乍滅。
呼延查烈伸著脖子踮著腳尖往山下望,警惕地問:“來人了?”
“何止?只怕來者不善!”暮青見呼延查烈眉頭緊鎖,寒聲道,“你想,春夜風大,如若提燈出門,燭光飄搖不定亦或忽然被風吹滅都有可能,但怎可能光亮乍盛?除非是燈籠燃了。”
剛剛鄭家院子里那乍亮之光并非燭光,而是火光。
雖然提燈之人有失手打翻燈籠的可能,但那火光剛燃起就滅了,滅得極快,太過可疑。
呼延查烈年紀雖小,卻聰慧過人,思量了一會兒便懂了其中的道理。
“是他!他來了!”憑直覺,呼延查烈戒備地退了一步,退進祠堂里,出來時已背上了小包袱,“我們不能留在這里,去哪兒?”
鄭家人不可靠,一定會供出他們藏在此處,好在她說的對,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們現在走還來得及!
但呼延查烈走了幾步卻沒聽見身后有腳步聲跟來,他回過身來,見暮青仍在原地。祠堂外的老樹發了新芽兒,星光細碎,嫩芽兒也碎,少女在老樹下身披舊氅迎風而立,一襲素裳遍映著細碎的光影,天闕山河皆負肩頭。那風姿堅毅不折,身影卻素薄如紙,仿佛山間一縷清風,隨時可化去,死生再難尋。
呼延查烈望著樹下之人,幼小的心里忽然生出害怕的情緒,放下包袱往前走了兩步,小心翼翼地問:“你走不動了嗎?”
令他安心的是,樹下之人走了出來,踏草之聲無比真實,他緩緩松了口氣,卻聽那人道:“我還有下山的力氣,你就不必與我同路了。”
“下山?”
“是。”
“救人?”
“嗯。”
“你是不是蠢?!”呼延查烈小心翼翼的語氣在再三猜問后,終于含了怒意。
暮青笑了笑,在他面前蹲了下來,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道:“春夜寒氣重,這深山老林的,你不識路,不可孤身上山。我下山之后,你安心在祠堂里過夜。呼延昊對我勢在必得,倒沒有必須把你帶回關外的理由,我下山之后自有辦法讓他無暇他顧。”
“……”
“如果天亮之后我沒能回來,你就原路折返,翻過麥山和翠屏山,找到官道,見機行事。”暮青邊說邊從身上摸出兩件東西來,正是都督府的腰牌和江北水師的兵符,“我有件事想托付給你,幫我把這兩樣東西交給步惜歡。還有……”
暮青低頭,抬手撫簪。人命關天,沒有多少時間話別,指尖的涼潤感卻將她帶回那年初夏,斷崖山頂,老樹之下,男子盤膝而坐,借著月色細心雕磨,一枝翠玉竹簪是他為她備下的生辰之禮。此后她便一直以此簪發,從沒想到會有摘下送還之日。
“此物你帶在身上,如若見到步惜歡,就說是我臨走前所托。他會明白我的心思,設法保全你,你信他便可。”暮青將三樣隨身之物交給呼延查烈,沒有多看,只起身北望,絕然走遠。
“莫要跟來,記住我交待的事。”
山腳下,鄭家。
主屋里亮起一盞油燈,照見被綁成一團面色驚恐的鄭家八口。
呼延昊高坐在首,拿彎刀撥弄著燈芯兒,眼底只見刀光不見人影,毫無受傷之態。
東西屋里傳來翻箱倒柜之聲,沒一會兒,兩個遼兵來到主屋門前回稟道:“稟大汗,沒發現人!”
鄭家人聽不懂胡語,卻見高坐之人森然一笑。
刀仍在火上烤,那人看刀不看人,只問:“人在何處?”
老仵作以為呼延昊問的是郎中何在,于是賠笑近前兩步,躬身道:“回大汗,鄭郎中在……”
哧!
話音未落,血線一揚,老仵作正指向鄭當歸,一個轉頭的姿勢,血珠從他的脖子上冒出來,濺出三尺,潑了鄭當歸一臉。
血尚溫熱,咸腥沖鼻,呼延昊不緊不慢地將刀遞入火苗里,只聽滋聲響起,一顆血珠滾入燭火里,噼啪一炸,聲若驚雷。
鄭當歸滿臉是血,屋中噤若寒蟬,只聽咚的一聲,老仵作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一張血臉恰巧橫在王氏面前,王氏兩眼一翻,驚厥在地。
“娘!”鄭當歸大驚,急忙跪著挪向王氏,哪知剛挪了兩步眼前便擋來一只華靴,靴上繡著雄鷹,寶石為目,金絲為羽,栩栩如生之態令人想起大漠之夜,天如墨月似鉤,雄鷹展翅,嘯傲蒼穹。
鄭當歸只覺得頭頂上落來的目光比鷹隼還銳利,那人的聲音冷極,令人聞之如墜九幽寒潭。
“藥爐尚溫,藥香未散,說明她還沒走遠。本汗只問你一遍,人去了何處?”
鄭當歸一驚,這才想起藥爐還在院子里!
“大汗……大汗誤會了,小人之妻懷有身孕,夜里難眠,院中煎的乃是安胎藥。”鄭當歸垂首低聲應答,聽似從容,心中卻無底氣。這藥香一聞就知不是安胎藥,但他一時也難以找出別的借口,只能祈禱呼延昊不懂醫理,難以只聞香識藥。
“安胎?”呼延昊的確不懂醫理,但他笑了一聲,笑得人后背發寒如聞喪鐘。
呼延昊沒說話,只看了蘇氏一眼,遼兵會意,上前便將蘇氏拎起提到了呼延昊面前!蘇氏春裳下的腹態顯得圓潤高隆,鄭當歸驚住,猛地抬頭間見呼延昊將燒得通紅的刀從燭火上撤下,出刀無情,生生剖向蘇氏懷胎七月的肚子!
“慢!”鄭當歸驚喊時,刀尖已劃開蘇氏衣裳,血色染紅了鄭當歸的雙眼,一口涌上喉口的血被他硬生生咽下,腥甜的滋味仿佛燒紅的刀子割著喉腸,痛意自知,“慢!都督在……”
“在此!”這時,一道清音忽然擲來,驚得屋里人聲忽寂!
呼延昊倏地抬頭!
房門開著,院中無燈,燭光燭地,老院盡處星子滿天,新芽滿樹,南墻之上立著一人。那人身披舊氅,素布為裙,折枝為簪,素衣纖骨弱比春枝,清卓風姿卻勝老松。
這是一生里他第一次見她卸甲著裙,不見華裙美髻,那迎風翻飛的兩袖素白和烏發邊簪著的兩葉嫩黃卻織成一景,一生難忘。此后一生,他常于夢中再見,少女孤身立在漫漫星河下一株老樹前,伸手可及,卻永生不可得。
“呼延昊,放人,我跟你走!”暮青的聲音清如冷溪,澆醒了呼延昊,也澆醒了鄭家人。
鄭當歸忽然哽咽,愧不能語。
遼兵拔刀指向院中,呼延昊冷冷一笑,“沒想到本汗能找到你吧?”
“沒想到。”暮青答,聽起來很誠實,卻還有后半句,“沒想到你會傷得這么重。”
看見屋里的老仵作,她就什么都明白了。她逃走時甚急,只能斷定呼延昊受了傷,卻沒想到他的傷會重到要找郎中的地步。鄭當歸是這附近有名的郎中,老仵作將人帶來鄭家也就不奇怪了。
“你在關心本汗?”
“當然,我一直關心大汗何時歸天。”
兩人隔著老院春樹遙遙相望,半夜不見如別經年,語氣頗似老友相見隨口寒暄,只是寒暄作罷院中入靜,半晌才聽見一聲大笑。那笑聲里帶著幾分狂肆,幾許森然,緩而涼。
“你該關心的是他們何時歸天。”呼延昊笑罷,蘇氏腹前忽然綻開血色!
“住手!”暮青大怒!
“娘子!”鄭當歸悲呼一聲,挺身撞向呼延昊!但他雙手被縛,剛要起身便被一個遼兵踹倒,只聽一聲悶響,一口血從鄭當歸口中吐出,血里躺著兩顆斷牙,鷹靴踏入血里,牙碎猶如挫骨,鄭當歸被那鷹靴踏住,頓覺脊骨欲折五臟欲裂,咳出口血便暈死了過去。而蘇氏腹前的衣裙已被血染透,刀傷三寸長,遠遠瞧著像是被活活剖了腹一般。
這場面令屋里一雙年幼的孩子哭聲忽止,二房夫妻緊緊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嬰孩,驚恐已極,卻不敢發出泣聲,生怕惹惱了呼延昊,一家遭屠。
但那彎刀卻未懸來他們的頭頂,而是橫刀一掃直指南墻,血珠潑出門外,刀風凜然肅殺!
“本汗許你閼氏之位,你一心逃走,而今回來,你以為只要肯隨本汗出關,本汗就會既往不咎?”呼延昊冷笑一聲,殺意入骨,“你不該回來,你不回來,他們興許還能活命,可你為了他們而回來,他們反倒非死不可了!”
鄭家二房聞言一臉錯愕,這才記起有關遼帝的傳聞。
傳聞遼帝出身卑微,早年并不被狄王承認,如今他一統五胡建遼稱帝,從不容人忤逆,天下學子皆道遼帝有暴君之相,遼國國祚難以久長。但政事難料,今夜之事倒不難猜——開國大帝,想來也知是何等心高氣傲,心上人為了他人委曲求全,傷的何止是顏面?他不舍得一刀殺了心上人,自是要殺了他們泄憤的!
“掃把星!”這時,一道婦人的憤憤之聲從屋里傳出。
蘇氏面如紙白,汗濕縱然之態猶如剛從水里撈出來一般,頸前勒著的麻繩生生磨破了皮肉。她吃力地轉頭望向屋外,眼底含著飽受折磨后的驚懼與怨毒,聲音虛弱,話刀卻厲,“原以為是救星到了,到頭來卻是催命的閻王,你為何要回來?!明知追兵在后,今夜為何要來我們鄭家,連累我腹中無辜孩兒,老少八口!”
此話誅心,暮青立在墻頭,夜風拂過,肩頭單薄而僵硬。
“不,你當初就不該開棺!公公已故十余載,縱然得知真兇,我們這等百姓人家還能報仇雪恨不成?公公如若泉下有知,也定不愿尸骨被掘,后人遭難!鄭家血仇難報,都督倒是全了斷案如神之名,怎還有臉覺得施恩于鄭家?后有追兵,深夜求醫,連累無辜,鄭家究竟欠了這你什么,要一家八口遭此橫禍?!”蘇氏一聲比一聲低,仿佛氣力將要耗盡,神態卻愈發癲狂,“掃把星!今夜鄭家如遭滅門,一家老少的冤魂就算化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
夜風似知人心,忽發悲號之聲,夜鳥驚飛,聲似老鴰。墻頭之人裙裾獵獵兩袖如旗,風姿越是堅忍不折,越顯得單薄如紙,仿佛隨時都會乘風飄搖失足跌下墻來。
呼延昊眉峰暗壓,鷹靴微抬,看似要奔出門去,卻只在血里碾了碾,忍下未動,連彎刀都不曾放下,指著暮青問:“你可知本汗最不喜你什么?”
也不期待暮青接話,他自顧自地道:“自呼查草原上初見你時起,你就在救人,救西北新軍,救上俞百姓,大將軍府里救諸將,大漠地宮里救元修!哪一回你不是落得狼狽不堪一身是傷?你這女人看似聰明,實則又蠢不可及!”
話音落,屋里刀光一晃,彎刀忽然指向屋內,刀尖對準蘇氏。
蘇氏驚顫不已,鄭家二房卻回頭望向屋外,眼底滿是震驚——若說之前對這姑娘的身份全是猜測,方才遼帝之言豈非等同于證實了她的身份?救西北新軍,救上俞百姓,盛京城里無人不知這些事跡說的是英睿都督!
賤籍出身,戍邊入朝,斷案練兵……名揚天下的少年都督竟真是女兒身!
這、這……
“這種人,有何值得你救的?”呼延昊的聲音將鄭家二房驚醒,待回過神來時,彎刀已壓在了蘇氏頸旁,麻繩崩斷一縷,刀鋒便近蘇氏一寸!
蘇氏看見一雙深不見底的眸,眸底仿佛蘊藏著黑風暴,隨時都會將人吞噬殆盡,殘暴而無情。
呼延昊猛地扯住蘇氏的頭發,強迫她看向屋外,仰望南墻,“她乃仵作,只管洗冤,管你血仇能不能報!難道替你查出真兇,還得替你報仇?無知婦人,貪得無厭!大興皇族為貴,士族次之,寒士三等,平民為末!她身在賤籍,平民不如,依舊能從軍入朝替父報仇,鄭家乃寒士門庭,當家的死了,族人尚在,境遇不知比她好上多少倍,報不了仇,你怪她?你等弱如牛羊,不思自強,反怪告訴你狼群所在之人沒替你把狼殺了,大興人貪得無厭的嘴臉可真難看!”
繞住蘇氏脖子的麻繩咻地崩斷一根,僅剩一根纏在刀前,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隨時都有繩斷人亡之險。
“你這婦人蠢不可及,沒聽見她說沒想到本汗傷得如此重?她把人命看得比天重,她若知道本汗傷重會來求醫,就是死在山里她也不會踏進你鄭家半步!”呼延昊扯著蘇氏的頭發又將她的臉轉了回來,望進她驚恐的眼底,對她森然嘲弄地一笑,“要屠你鄭家滿門之人是本汗,連仇人都能罵錯,你這婦人還能蠢到何等地步?難道說,你不敢辱罵本汗,就把氣撒到本汗的女人身上,欺軟怕硬,嗯?”
此言犀利,蘇氏懼不敢言,只顫如風中落葉。
呼延昊狠狠捏住蘇氏的下巴,笑如森羅惡鬼,“今夜本汗前來求醫,她若被本汗逮個正著,念在你們為她治傷的份兒上,本汗興許還會饒你們一命,只找她算逃跑的帳!可你們明知她有傷在身,還攆她進山,本汗倒十分想宰了你們!”
蘇氏聞言,淚珠滾出眼眶,眼底神色錯愕。
難道不該是鄭家收留了她,所以才遭此橫禍?他方才不是說,她因鄭家而回來,他才想要殺了他們嗎?
這時,蘇氏忽覺下巴上的指力一松,男子一臉厭惡地放開她,轉頭望向南墻上立著的少女,問:“你可看清楚了?這就是你想救的人,可值?你想為天下人平冤,天下人不見得感激你,似這等不識好歹之人天下間不知還有多少,他們的冤屈與你何干?不如隨本汗回大遼,你我自在逍遙,青史后名由他去,管這世間善惡疾苦!”
呼延昊收刀踏出房門,隔著院子向暮青伸手。今夜他再次被她瞞騙,本想抓到她之后定要嚴懲,但當見到她時,那堅毅不折的風姿不知怎的就讓他想起了阿媽,她像草原女子,卻比草原女子纖薄得多。他從未到過江南,不識江南女子的溫婉柔態,在他眼里,她并不溫婉,卻叫他心軟。
所以,讓她看清世間人的貪婪丑惡,讓她棄了那些仁義德善,陪他出關,自在逍遙,不懼惡名。
“不。”墻頭上傳來的聲音浮弱卻清晰,少女的臉色蒼白如紙,眼眸卻明澈如昔,堅執不改,“世人辱我欺我,乃是世人之事,與我何干?我左右不得世人之心,卻可明己之志。我立志平冤,不為青史留名,為的是不負所學,問心無愧。此志不移,死生不改!”
“你……”呼延昊伸出的手僵在半空,半晌,拂袖之聲厲似朔風,“頑固不化!”
暮青沒有氣力多言,只淡淡地道:“大汗與我,終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好!好!好一個道不同不相為謀!”呼延昊連道三聲好,道罷一聲笑,笑聲里含著的不知是傲是苦,直教人覺得這樣的男子,這一生里難得能有的情意都在笑聲里散了,待笑聲散盡,夜風里徒留冷意,“那本汗倒要看看,你我之道,究竟誰輸誰贏!”
呼延昊抬手,屋里刀風連揚,遼兵手舉彎刀,高高懸在了鄭家人的頭頂,只待一聲旨意,老少婦孺,人頭落地。
二房夫妻驚恐地抱著襁褓中的嬰孩,看看蘇氏,再回頭看看暮青,不知該求哪個。
蘇氏已不知今夜之難究竟是誰之過,她此胎已近足月,受綁時便動了胎氣,加之受刑之苦,已不知還能撐多少時候,這孩兒今夜怕是難逃厄運……如果今夜不曾攆那姑娘出門,興許腹中孩兒還能活命。
不知是誰之過,可心里終究是悔了,蘇氏淚如雨下,低頭看向自己高隆的腹部,刀口不深,可血已染濕裙裾,她的手被綁著,竟連摸摸腹中孩兒都辦不到。看著地上畏縮成團的一雙兒女,暈死過去的婆母,生死不明的丈夫,還有腹中胎動越來越微弱的孩兒,蘇氏閉眼,淚濕前襟。
這一禍怕是躲不過了……
然而,等了許久的刀并未落下來,黃泉路閻王殿之景比她想象中的要難見到,她小心翼翼地睜開眼,看見呼延昊依舊在門口,手抬在半空至今未落,臉色鐵青,正死死盯著屋外。
蘇氏目光循出,也忽然怔住。
暮青手握薄刀,刀刃壓頸,“大汗既然喜歡與人比試,那不妨比比看,你我手里的刀,誰的快!”
呼延昊額上青筋畢露,“你敢!”
暮青淡淡地扯了扯嘴角,“我這一生,曾兩次違志,雖判過錯案,但錯而不悔,從曾戕害百姓,亦不曾連累無辜。但今夜我無連累無辜之心,無辜卻因我受累,我只能以命相博!”
暮青昂首,刀刃壓下一寸,一珠殷紅染了雪襟,她面色不改,氣息虛浮卻吐字清晰,問:“鄭家人頭落地,我定血濺南墻!我敢陪葬,敢問大汗可敢殺人!”
清音鏗鏘,如劍出鞘,斬破夜風刺入屋中,屋中男子目光灼人唇抿如刀。
她在威脅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天门市|
洪雅县|
武川县|
宜阳县|
当涂县|
长宁区|
保亭|
水富县|
诸城市|
常熟市|
湟中县|
府谷县|
湛江市|
海安县|
灵台县|
马山县|
北安市|
那曲县|
松原市|
邻水|
长海县|
龙口市|
泸定县|
成安县|
长葛市|
右玉县|
建阳市|
铜梁县|
金堂县|
湛江市|
平塘县|
浦北县|
昌宁县|
米易县|
磐安县|
武夷山市|
泽普县|
井研县|
乐陵市|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