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海三川的指引,陳晨在地下基地內轉了一圈。 不過令他失望的是,這四個月以來,地下基地的建設完成度只有百分之三十,等到建成至少還需要半年。 不過想了想陳晨就明白這種速度已經很快了,地底金字塔實驗室采用的是模塊化建造,通過拼插式鋼結構,用大量一次性沖壓鋼板搭建起來的。 沖壓鋼板的材質是鎢鋼合金,一種最為堅硬的特種鋼材,具有極強的硬度和韌性,極高的抗氧化性、耐腐蝕和耐高溫性。 就好像是搭建樂高積木,整座實驗室都是靠著模塊搭建起來的。 其實這種新型的建筑方式早在全世界范圍出現了萌芽,最早在2011年的時候,中洲區便運用過模塊化建筑的方式,只花費短短12天,便讓一座上百米高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 因為整個的蓋樓過程就像是在搭積木,全世界甚至稱其為“改寫了建筑學歷史”的建筑。 之所以將這座實驗室也設計成如此,主要還是為了限制實驗室內將來可能會出現的某些意外,例如“異形”等破壞力極強的生物意外逃離實驗室,造成不可挽回的【收容失效】情況。 這種結構的實驗室優點在于強度和韌度足夠,抗震性比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筑要強出數十倍,就算地表被核彈犁了一遍,也能保證七百米深的地下實驗室毫發無傷。 當然,這種實驗室的造價也是昂貴無比。 金字塔實驗室底面積約一萬平米,由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底面構成,高度則達到了六十米,內部共有九層,每往上一層面積會減少三分之一,直至蔓延到洞窟的頂層,就像一座巨大的頂梁柱,支撐著整個洞穴。 陳晨在考慮,等到地底設施完善后,有必要用混凝土填充整個地下洞窟,這樣一來才是真的萬無一失。 只是這樣就有些浪費地底那廣闊的空間了。 在地底參觀了幾個小時后,陳晨終于返回了地面,返回了研究中心。 回到研究中心的第一件事,便是去見了見王曦教授。 此時,王曦教授剛做完今天的神經干細胞移植,疼得齜牙咧嘴,見到陳晨回來,反倒有些自豪的笑了笑,“回來了?” “回來了。”陳晨看著明顯比之前精神一大截的老教授,點頭道,“聽說他們已經開始給您做神經干細胞移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