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縣試(下)-《我娘子是白素貞》
第(1/3)頁
許仙進入轅門后,按著編號走到對應的座位坐下,等待考試開始。
大約等了一炷香,身邊的空座位陸陸續續坐滿。
所有考生都已經進入考場后,知縣楊政和學正呂大人隨即進入轅門。
楊政和呂大人在衙役的陪同下,巡視一圈考場,然后回到考場正堂坐好,正式坐鎮主持此次縣考。
給考生做保的廩生開始進場,走到正堂拜見知府楊政和學正呂大人,然后開始點名和唱保。
每念到一人,該考生立即起來走到正堂接卷,知縣楊政、學正呂大人和給該考生具保的廩生三方確定考生無誤后,楊政親手在考生的試卷上寫下該考生的名字。
如此,考生才真正拿到試卷,然后回到座位,等待正式考試開始。
不過,所謂的試卷并沒有題目,只是作答的紙張和草稿紙。
整個過程嚴肅嚴謹,沒有一聲雜音,容不下一絲馬虎和紕漏。
即便是許仙在去領取試卷時,知縣楊政和學正呂大人都認識看好許仙,但也不能額外對許仙說其它話,只能對許仙微笑點頭一下,以示鼓勵。
待所有考生取得試卷,天邊已經泛魚肚白,轅門正式全部上鎖封閉,任何人不得出入,縣試第一場考試正式開始。
當——
一聲鐘聲響起,考試開始,考生列隊走出座位,前往正堂看題目,期間有衙役監視,任何人不得交談,甚至打眼色,違者立即逐出考場。
許仙隨著隊伍走到正堂前,只見正堂的廳額上懸掛著一塊簾幕,簾幕上就是題目,他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將題目記下。
到正堂看題目是有嚴格限制,第一次看題目有一盞茶功夫,之后允許再看兩次題目,但后兩次題目時間只限定半盞茶功夫。如果三次機會用完,還記不住題目或者記憶出錯,就意味著出局。(注:宋朝科舉考試流程與明清科舉考試流程有區別,另外這里也不是真正的宋朝。請大家不要以明清科舉考試流程質疑。)
第一場默寫圣賢之言,對許仙來說很簡單,他早已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不需要腦海圖書館,也能輕松作答。
再說,第一場出題,楊政比較仁厚,前面三題都是送分題。
比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
中間的題目難度逐漸加深,后面的題目則比較生僻冷門,非將四書五經背得熟爛不能作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阜新市|
阆中市|
德安县|
普格县|
琼中|
阿瓦提县|
土默特右旗|
揭西县|
金山区|
嵊泗县|
兰溪市|
四平市|
高碑店市|
东城区|
台东市|
会东县|
昌图县|
瓮安县|
梨树县|
江陵县|
南投市|
安徽省|
沅江市|
柯坪县|
湘西|
曲靖市|
临江市|
尼木县|
平遥县|
平凉市|
灵寿县|
泰顺县|
安图县|
威远县|
高邑县|
印江|
乌鲁木齐县|
吴江市|
克什克腾旗|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