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方法派? “有些人并不相信體驗派的存在,他們認為演員是不可能做到成為角色本身的。” 聽到袁野的這個問題,衛(wèi)勛笑了笑,說道:“于是他們把體驗角色的概念,偷換成觀察角色,為了迎合表演效率,走相對流水線工程,并且給自己冠上了‘方法派’這么個好看的外衣,但其實……” 袁野有些好奇的問道:“其實什么?” “其實他們只是天賦不夠,找不到‘體驗派’的訣竅,但又死活不肯承認自己不行而已。” 衛(wèi)勛笑瞇瞇的說道:“但很顯然,我是有這個天賦的。” 他說這話的時候帶著些小得意。 袁野印象中的衛(wèi)勛,是商業(yè)片大導演,是扛起來八十個億恐怖票房的國民級演員,甚至在資本界廝殺的時候,同樣毫不手軟。 但袁野還從未見過衛(wèi)勛如此‘純粹有趣’的一面。 或許也正是衛(wèi)勛在這個浮華紛亂的娛樂圈里保有對表演的純粹熱愛,才能守住本心,聊出來這樣有深度的理論話題。 讓人很吃驚,但卻又并不是難以接受。 “抱歉,我覺得,我還是沒有太能理解您說的這三個派系的最直觀區(qū)別。” 袁野細細回憶衛(wèi)勛的話,越琢磨越覺得深奧,但偏偏又讓人覺得很信服。他擺出求教傾聽的姿態(tài),認真問道:“您能具體舉例說明一下嗎?” “這樣,我舉個例子,比如現(xiàn)在一個年輕人,需要扮演一個老年人。表現(xiàn)派會怎么處理呢,他彎腰,駝背,咳嗽,走的很慢,用這樣的表象特征,來表演出這個老人。” “但我們知道,老年人并不僅僅只有這些特征的。體驗派不僅僅局限于模仿一個老人,而是要去相信這個老人的情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去相信自己關節(jié)不好、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清……自己還是自己,只是情境變了。” 衛(wèi)勛想了想,繼續(xù)說道:“至于方法派,我們再換個例子,比如直男演同性戀,讓他愛上一個男人。方法派允許直男演員將對手替換想象成一個女人,而體驗派不允許,體驗派要求你必須從這個同性身上找到你愛的部分。” 這一次,袁野聽懂了。 因為衛(wèi)勛把這三個理論派系的區(qū)別,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淺顯的描繪了出來。 這是一套完整、自圓其說而且有理有據(jù)、可以論證的表演理論體系! 先不說這個理論日后是否會被認可,至少這套理論是衛(wèi)勛提出來的! 今年的衛(wèi)勛才不滿27歲,換成其余娛樂圈里的演員,都只能被稱作‘小鮮肉’或者‘小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