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勛章九億接盤時代院線,八大電影巨頭只剩七大,細數電影圈大資本企業發展史!” “時代影業申請破產,一家電影巨頭的消亡,對業界的影響是什么?” “新的電影圈格局已經產生,從一王稱霸,到雙王并存,明星工作室制度,讓勛章傳媒逆風翻盤,成功登頂。” “二百家院線到手,勛章傳媒實力再次暴漲,估值破百億,超越華影、天光,與皇朝娛樂分庭抗禮。” 如果說去年是勛章傳媒最為頹廢的一年,那今年的勛章,絕對風光無限。 兩部票房破20億的爆款電影,直接讓其在和宏高的爭斗中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而明星工作室制度的實施,二十余位大咖加盟勛章,更是讓勛章傳媒的估值一夜之間暴漲。 地球上,最先用頭部藝人股東模式,撬動明星工作室市值暴增的企業,是嘉行。 靠著某位85后花旦,以及一批混臉熟的明星,嘉行短短數年時間,巔峰期估值曾經一度超過50個億。 而50個億的嘉行最開始,只是那位85花的個人工作室而已。 至于衛勛,其實就是變相用白千尺等人成立工作加入勛章傳媒,效仿明星股東模式,為勛章傳媒的發展加砝碼。 再加上又有二百家院線入手,短短一個月時間,讓勛章傳媒的估值暴增到超過百億。 當然,這只是估值,并不代表說勛章目前就真的有一百億的錢。 勛章先是滿娛樂圈的挖人,后面又吃下時代院線,哪怕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收斂資金,從兩部爆款網絡劇、一部單集最高收視率破5,平均收視率3.7 的劇王賺的錢,再加上十幾個億的票房分賬,目前也基本上都被衛勛花的七七八八了。 一個企業想要運轉起來,花錢絕對比流水還可怕。 不過這錢,花的很值當。 至少和半年前要死不活的狀態不同,現在的勛章,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整個企業內部一片活力。 大辦公室里,衛勛正在給幾位總監開會。 “不同于之前的二十家院線,這一次,我們吃下來的院線有足足一百八十家,我的意思是,帶著之前的二十家,全面翻修整頓,都掛上勛章的牌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