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婆子看看低著頭的江氏,再看看還一臉等著自己夸獎的閨女,再想想她的話,倒好像有幾分道理。 張婆子本就是個好面子的人,沒事都要去村里人面前顯擺顯擺的,不管平日里王家伙食如何,她出去都得吹噓吹噓。 更何況今天,這餅可是送到了隔壁楊家鋪,這么想來,隔壁楊家鋪的人,想來也知道王家的生活好,殷實了。 這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還是自己老閨女有遠見! 張婆子轉(zhuǎn)怒為喜,“還是我老閨女聰明!這都跟著操心半天了,累壞了吧,晚上吃點面條子,給你臥兩個雞蛋好不好?” 王永珠自然說好,“我年輕身體好著呢,一點也不累,倒是娘今天可累著了,又傷了心,雞蛋給娘補補,我只要娘的身體好,我就好——” 張婆子被哄得心又軟又甜,自然沒心思再罵江氏,不耐煩的揮揮手:“行了,去灶屋拿瓢來舀點苞谷面,晚上做點子面條吃,也順順我的氣!” 江氏答應(yīng)一聲,抬頭對上王永珠帶著幾分歉意的眼神,心里一暖,小姑子這是替自己開脫解圍呢。 她不奢求別的,只要婆婆不成天打罵就行,至于別的,她半分都不想計較。 因此搖搖頭,表示自己不在意。 拿著瓢去了里屋,張婆子給舀了一瓢苞谷面,想了想,又舀了一瓢,估計著晚上肯定要有人回來報信,得預(yù)備飯菜。 吩咐了江氏幾句,江氏拿著面回到灶屋,準備揉面。 張婆子心里還是惦記著老大的生死,在院子里坐臥不安,看啥都不順眼,干啥都不順手。 只覺得心煩意亂,三房幾個小豆丁被揪著罵好幾次了,罵得金勺和金盤躲在屋里都不敢出來。 還是王永珠見這樣實在不像話,擔心大哥可以,可沒必要拿著三房家的孩子撒氣啊! 因此,打疊起精神來,千哄萬哄,好不容易把張婆子哄到屋子里,讓她對著墻上掛著的已經(jīng)熏黃了的觀音大士畫像去燒香叩拜,祈求菩薩保佑去了。 這才偷個空出來,到灶屋找江氏道歉。 江氏正在案板上揉面,金花在給她打下手,兩人都帶著憂色,見王永珠進來,金花忙給她拿過一個小板凳。 “老姑,坐!” 王永珠摸摸金花的頭,對著江氏歉意的笑笑:“三嫂,今天這事都怪我,是我沒跟娘說清楚,害你挨了一頓罵,實在是……” 江氏搖搖頭:“沒事!一家人哪里計較這個?大哥的傷勢怎么樣了?剛才我又不敢問,是不是很嚴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