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種流言,不痛不癢的,又不是品行的問題,主要是針對王永平的,不過王永平一時又不著急娶媳婦,這流言還真傷害不了他。 倒是王永珠純屬是被捎帶上了,這閨女就不一樣了,對名聲有妨礙啊,尤其是王永珠的年紀,在莊戶人家來說,已經不小了,一般這個年紀的姑娘都有人家了。 王永珠被退親后,張婆子雖然慶幸閨女不用跳宋家那個火坑了,可心里也著急啊,對名聲這個事情就看得特別重。 剛聽到這個的時候,張婆子那個氣啊! 操起掃帚背地里狠抽了一頓兒子。 抽得王永平差點要懷疑人生了。 如今聽姑娘這么一說,考慮了一下,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既然閨女要學,不管她認真不認真,可教的人不能馬虎。 想來想去,家里兩個媳婦,老大家的干活一把好手,針線活也就普通,鄉下人不講究這個,衣服上沒破洞就好,不注意針腳大小細密。 自己閨女,學肯定要學好的,那就是老三家的,雖然平日里話不多,身子又弱不能下地干活,可聽說死去的親家母原來是正兒八經的繡娘,老三家的,不說得真傳,能學個兩三分手藝,在鄉下就夠用了。 平日里她也注意到,三房的孩子的衣服,都是干干凈凈的,補丁也都打得平平整整,針腳細密,這都是江氏的手藝。 那就江氏吧! 張婆子拍了板,把江氏喊來。 江氏被婆婆傳喚,心中忐忑,到了正屋,就聽到婆婆說要把小姑子交給自己,讓自己教她學針線,倒是松了一口氣。 小姑子上次幫忙的事情,她一直記著呢。 雖然知道王永珠估計也就是嘴上說說,不會認真學,可她還是打算用心教的。 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張婆子見江氏一個頓都沒打就同意了,心下滿意,神色也就放寬和了些,老三家的雖然沒什么用,人還算老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