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然以自己家婆婆這個偏心勁,哪里會想起給金斗兩兄弟娶媳婦啊。 王永富天天聽林氏在耳朵邊吹風,也覺得該給大兒子尋摸親事了,早點娶了媳婦進來,家里增加了勞力,自己和媳婦也可以享受一下當公公婆婆的滋味了。 以前他硬是頂著林氏的壓力不開口,是他心里清楚,鄉(xiāng)里孩子知事早,大都十六七歲就成親了。 他和老二、老三都是十六歲就成了親,唯有老四,都十九了,還沒將媳婦娶進門。 一是因為家里的孩子越來越多,個個都在張嘴要吃,家里負擔不小。 二來,早些年供老二讀書,考上秀才,每年的開銷不菲,偏老二考上秀才后,年年去考,年年落榜,直到爹娘實在無力供應(yīng)了,老二才跑到縣學堂去教書,可這么些年,收的束脩家里是一文沒見著。 老三能娶上媳婦,一是因為跟老二年齡相差不大,加上那兩年老二考上秀才,說出去也是風光,有的是人家寧愿貼錢也要嫁到王家來。三弟妹家不就是以為將來能靠上老二家,才貼著嫁妝嫁進來么。 三來,爹娘年紀大了,老娘偏心小妹,覺得兒子結(jié)婚寒酸點無所謂,可嫁女兒不能小氣,不然到婆家抬不起頭來,手里的余錢都想給小妹攢著做嫁妝。 所以老四的婚事耽擱到了19歲還沒人提。 本來村里就有人說閑話了,這次小妹賣黃松菇掙了點錢,老四也掙了點錢,只要李家不過分,這個婚事應(yīng)該很順利就能辦了。 李家閨女的年齡也不小了,再拖下去就成老閨女了。 等老四的婚事辦了,這幾年娘給小妹存的嫁妝也應(yīng)該差不多了,那個時候再提金斗的婚事,應(yīng)該就能準了。 所以,不管林氏如何的游說,他心里也有一本帳,知道現(xiàn)在提出來,除了惹毛老娘,沒有任何用。 林氏眼睛都快抽筋了,可王永富還是裝死不開口,實在忍不住了,“娘,這給四弟辦了婚事后,是不是也該給咱們家金斗準備了?他明年都滿15了,也該尋摸個好生養(yǎng)勤快踏實的姑娘了,金斗是王家的長子長孫,親事可不能隨便!是不是也該預備下了,不然到時候成親要房子住——” “我呸!老大家的,給老娘夾起你的x嘴滾回你老林家去,我王家要不起這樣的攪家精。咋你小叔子都19了還沒成親,沒見你這當嫂子的關(guān)關(guān)心。倒是你兒子,才14,你就跳著腳的要娶媳婦啦?沒天理的攪家精,你算個什么東西?這王家也輪得到你說話?喪良心的東西,都說長嫂如母,你這比后娘還狠心哪!這當叔叔的都沒結(jié)婚,當侄子的到想起要媳婦來啦,哪家子都沒有這樣的道理!再敢說這種話,看老娘不拿鞋底子抽你!挑三窩四的賤人,還不給老娘滾出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