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那自認為跟王家還算關系不錯的人就開口詢問了:“張嬸子,聽說你們今天賣黃松菇了?還賣給了鎮上酒樓了?可賣了不少錢了吧?” 張婆子知道這事瞞不住,有不少眼睛看著呢,也就故意擺出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嗯,前幾日我們家珠兒運氣好,帶著幾個小的在山里尋摸了點,今天趁著趕集,咱們也沒門路,不知道賣給誰好,還是我們家珠兒聰明,找到酒樓去,正好酒樓掌柜收這個,才賣了出去,不然今天就白跑一趟了。” “張嬸子,我看你那背簍裝了小半截,只怕最少有小半斤吧?這只怕得賣二三兩銀子吧?我看你今兒可大方的割了好幾斤豬肉呢,這果然了財就是不一樣了——” “哪有,不過是家里孩子饞,這些日子大家也都辛苦了,才買點肉給家里人補補——”張婆子滿口否認。 不過大家誰也不信,看張婆子滿面春風,背簍里都裝滿了,想來就是賣了不少錢,才敢買這么多東西。 有那精明的,就開始打量起王永珠來,這王家二閨女,平日里好吃懶做的,沒想到福氣倒是不錯,別人去山里,幾年都摸不到一顆黃松菇,她倒是尋摸了不少。 若真是這樣有福氣,就莫怪張婆子這么寵著這個老閨女。 一路上,張婆子意氣風,大家都圍著她,旁敲側擊在哪里比較容易采到黃松菇,有沒有什么訣竅之類的問題。 張婆子哪里知道,她這輩子上山的次數數不清了,這黃松菇就沒摸到過一回,如何有經驗可以傳授? 更別提,這種好事,真有經驗,不留著自家悶聲大財,還告訴別人?自己又不傻! 因此絕口不提,只說是自己老閨女運氣好,有福氣,這種精貴的東西,有福氣的人才能遇到之類的話。 有人見從張婆子哪里問不到什么,就轉向一邊不做聲的王永珠,覺得這小姑娘家家臉皮薄,說不定兩句話就能套出來。 若是以前的王永珠,可能真就被三兩句話兜了底,可現在的王永珠,不管別人如何問,她只裝傻,問急了就說自己也不知道,就隨便上山走走,就遇到了。 倒把套話的人,嘔個倒仰。 一路這么倒也熱熱鬧鬧的,不知不覺就回了村里。 村口,金盤和金罐兩兄弟早早的就等候在這里,眼巴巴的望著山路,等著奶和老姑割肉回來。 遠遠的看到有人影從山路那邊走過來,尤其是老姑的體型,在一堆人中,尤為醒目,第一眼就看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