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黑土地上懼亡者們北去的道路被古羅馬帝國這個老對手死死的頂住,讓它們的文明收割計劃無法開始,不得已之下,這些懼亡者開始在沿海地區制造自己的水面戰艦。 懼亡者們確實有能力制造大型飛行器,對其他大陸進行入侵,但這些懼亡者是一群覺醒不完全的智械單位,它們不像軍團率領的古羅馬帝國那樣的懂得變通。 在懼亡者們設定的路線中,它們必須用最少的資源去收割最多的知識。 而懼亡者們在分析過自己摧毀的幾座人類城市后,認定這個世界的生產力低下,這一次收割依然是失敗的收割,建造大型飛行器所需要的資源和能源太過龐大,收割比例過低。 這也是古羅馬帝國現任最高指揮官參謀想要的結果。 參謀通過復雜計算也預測,確定懼亡者們制造的戰艦速度會和混沌全方位侵蝕的時間重合,屆時,懼亡者們的艦隊會在大海上遭遇混沌邪魔的艦隊。 利用懼亡者去對抗自己的敵人,是古羅馬帝國這一次蘇醒后發現的,最高效的武器,上一次對抗諸神的時候,古羅馬帝國就已經嘗到了甜頭,這一次也不例外。 對參謀這樣的智械而言,看似強大的懼亡者們本質上其實和正在工地上干活的半智能工程機械沒什么區別。 自從大漩渦計劃定型以來,基于徐逸塵這個變量的出現,參謀對已有的計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它重新計算了大漩渦計劃所需要的場地,在現有的地下設置基礎上,開始建造地上部分。 本質上,它們想要建造一個能以最快速度抽干世界魔法能量的渦輪,那么漩渦本身的規模自然越大越好。 在參謀設想的計劃中,大漩渦計劃的地上建筑部分會是一個直徑超過兩公里,高度超過三百五十米的空心圓柱體,古羅馬帝國的工程智械們也確實是按照這個要求開始行動的。 但這里可不是現實世界,這里是以魔法為根基發展起來的世界,在新大陸也許有比參謀計劃中的建筑更高大的建筑,但它們都是依靠魔法力量屹立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