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和孫冰心統計了一下他身上的傷,約有13道是棍棒狀物體留下來的,6道是鐵鏈之類的物體留下的,下-體三處似乎是被踢出來的,此外他的手腕的汗毛剝落,似乎曾經被人用膠帶反綁雙手。 這種掙扎死者的手段,莫名地讓我聯想到上一起命案,我既興奮又不安地想道,該不會又是一樁連環殺人吧! 我繼續在死者身上尋找蛛絲馬跡,現死者腰部有一個腫包,腫包頂端有一個細細的眼兒,我用手指出里面的陳血,嗅到一股很重的酒精味。 我贊嘆道:“真是高明的手段,往死者身上注射酒精,既起到麻醉控制的作用,又可以偽造成醉酒斗毆致死的樣子?!? 孫冰心問道:“會不會是甲醇呢?” 我擺擺手:“應該不是,甲醇畢竟是種毒物,注射進身體里會引起淋巴系統的反應,死者身上沒有,而且死者的視網膜也沒有壞死跡象。況且高濃度的食用酒精注射進身體,會對肝造成巨大負荷,一樣是可以殺人的,兇手沒必要冒風險去弄工業酒精,還容易暴露身份,隨便買一瓶高濃度的伏特加就行了?!? 黃小桃道:“照這樣說,能不能看出是哪一種酒,方便調查?” 我搖頭:“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水和一些添加香精,后兩者進入身體就被吸收掉了。況且隔了三天,應該是分析不出來的,除非是葡萄酒,但我覺得葡萄酒的濃度殺不死人?!? 說到這里,我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可能是一宗連環殺人!有三個特征,兇手喜歡用酒精來當麻醉物,兇手對死者都懷著巨大仇恨,還有,兇手都準備好了看似合理的借口,來轉移警方視線。 這次的‘借口’就是那個紅包,眼下剛剛生食品中毒事件,這名收了封口費的記者神秘失蹤,看似完全符合邏輯。 孫冰心推測道:“我有一個想法,兇手該不會是一個職業殺手吧?不但幫雇主擺平目標,還準備好一套理由讓雇主免于被懷疑。” 我沉吟著,這分析確實有一定道理,黃小桃卻說道:“可能性比較低,這起命案兇手的手法明顯熟練了太多,只有新手才會進步這么快,況且上個案子漏洞也比較多,我個人傾向于是尋仇!” “尋仇?尋仇。”我沉吟著:“該不會是,和這兩人平時愛在網上噴人有關吧?” 這好像是兩人唯一的共同點,我們自然不能忽視,我立即給老幺打電話,讓他來一趟。 我繼續檢查尸體,我注意到死者右手食指有一道輕微的劃傷,用洞幽之瞳觀察,里面似乎有一些纖維物,感覺像是印刷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