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于是在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農(nóng)歷四月,蕭三爺和小李兩人,背著麻繩、提著磨了一晚上、陽光下熠熠閃光的鐮刀和一柄自制的紅纓槍,懷揣著參軍時得的獎勵指南針,進山打獵去了。 家里人以為他們只是去柵欄外圍挖陷阱、找野兔窩。 自從林子里一圈防護柵欄后,山下的社員們也開始學向九等一幫年輕后生,經(jīng)常到柵欄外圍挖陷阱下套,偶爾套只野兔或是逮只落坑的山雞回來,能讓一家人歡喜好幾天。 然而蕭三爺和小李去的并不是外圍,而是深林腹地。 好在盈芳得知他們要上山打獵,前一天就叮囑了小金,讓它照顧著點,倒沒說讓小金把山雞、野兔之類的攆到她爹跟前,就像她以前上山時那樣,反而會讓她爹產(chǎn)生懷疑。 再者她爹和小李兩個人,軍營出身,拳腳功夫都相當了得,如今學了逍遙拳,更是如虎添翼。即便遇上一兩頭落單的山豬、野狼,也不在話下。只要別成群結(jié)隊地來就好。 可就因為她少說了幾句,小金理解為百分百保證他們的安危,因此先他們一步來到林間,威壓一施,大大小小的動物集體退避,眨眼就躲了個一干二凈。啥活物都沒有,自然也就沒了遇上任何危險的可能。 就這么,等蕭三爺兩人抵達深林時,別說野豬、野山羊了,特么的連只小麻雀都見不到。 兩人邊看指南針,邊沿著潺潺溪流,提高警覺繼續(xù)往深林腹地走了一段路,依然安靜得過分。 彼此狐疑地對看一眼,有點摸不準了。 古詩有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別的動物聽到人類的腳步興許會躲起來,可空中飛的鳥雀,照理不會啊。 莫非這一片林子有什么古怪? 于是,明明上山來打獵的兩個人,到了目的地改成了探險。 問題是能探出什么呀!本來就是一片普通林子,只不過里頭活動的野物因金大王的威壓,嚇得抱團躲回窩里瑟瑟抖罷了。 因此蕭三爺和小李同志快把這片林子兜轉(zhuǎn)了,也沒探出個子丑寅卯。帶來當午飯的薺菜團子和鹵蛋早消化了,天色也漸漸暗下來了。 “算了!回去吧,趕明再來。”蕭三爺手一揮,帶著小李往回撤。 盤在高高的枝頭打盹的小金,醒來現(xiàn)兩人走了,蛇身一竄,跟了上去。追上之后現(xiàn)兩任手上空空的,這叫什么打獵啊?好心給他們攆來一群山雞。光吃雞肉不過癮,又攆來一窩野兔。 一走出林子就遇上野味的蕭三爺,愈加肯定:方才那片林子有問題。 “趕明咱們備足干糧,好好來探探。” 小李聞言點點頭。 作為老爺子的貼身警衛(wèi)員,照理說視線是不能離開長的。 可老爺子大概是覺得來了寧和,定居在這么一座近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里,不會有危險,幾次征求他意見,想把他調(diào)回京都。說是那邊需要高級警衛(wèi)員的老干部很多,比起跟著他,回都更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 小李沒有答應。對他而言,老爺子不僅是上峰、長,還對他有著知遇之恩。 俗話說“有了后媽就等于有了后爹”,他家就是這種情況。 自從他爹娶了后媽、生了小弟,家里就再沒他的一席之地了。 十六歲之前不管他,十六歲當兵后,倒是每個月都來信催他寄錢寄票,不寄就揚言要把他親娘的棺材從老李家的祖墳里刨出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