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一石三鳥(上)-《奸臣》
第(3/3)頁
自從永樂初年朱棣遷都北京,并將其定為京師之后,這一座曾經幾經沉浮的古都便漸漸興旺了起來。最初城中四面都有無主荒地,地廣人稀,但既然是一大批的官員和家眷跟著遷入京城,再加上作風豪奢的勛臣貴戚等等,這些空地在幾十年間幾乎消耗殆盡。而涌入京城尋找商機的南商卻越來越多,到了弘治年間,內城已經幾乎少有空房空地,官府便在正陽門外逐漸興建廊房以待南商,而北上做生意的商人也毫不吝嗇地大興土木,于是在正陽門以南的大片地方,竟是百商云集,好一片興旺景象。
相對于內城的達官顯貴云集,這邊廂造起房子就不用那么局促了。
尤其是來自南直隸和閩浙廣東一帶的巨商,那些宅邸深幽不下官邸,就只是房子的間數稍稍不及而已。時值舉子公車應試的大比之年,不少外城居住的巨商名流都把自家房子讓出大半給同鄉(xiāng)舉子,一時人人都呼之為會館,成日里以文會友飲宴詩詞歌賦不斷,熱鬧得翻天了。
這會試一放榜,各家會館恰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大多數落榜的舉子都不想看那些同鄉(xiāng)志得意滿的風光樣子,丹乎是在當天就收拾了行李回鄉(xiāng),但也有三三兩兩的人留下。有的是想看看今科殿試的策論題目,有的是想和將來的進士們套套交情,但也有如祝枝山和文征明這樣,單單因為徐禎卿的關系而留下的。
歷來科舉,南直隸的鄉(xiāng)試舉人名額就多,再加上歷年積存下來一再赴考的舉子,因而每次會試,南直隸的進士人數往往都在各省份中位居前三。徐禎卿題名之后便來來回回受邀去赴了好幾回文會,到后來眼看hua費巨大,囊中羞澀的他便索xing推拒了,這天還是在祝枝山和文征明的一再勸說下,才離了會館去逛前門書市。
“1小徐,不是我說你,你如今雖是過了會試,但殿試的名次是最最要緊的,這些文會你該去還是得去。只有讓上頭那些老大人們能賞識你的文章,到時候名次才能居前,否則落到三甲,你難道就甘心?”
祝枝山隨手把剛剛從書攤上淘來的兩本韓昌黎集塞進了徐禎卿懷里,這才說道“至于hua費的事情,你不用擔心。”
不等徐禎卿開口拒絕,一旁的文征明就接過話茬道:“老祝說得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千萬不可因小失大。”
徐禎卿這一趟上京的hua費,除了自己在蘇州的那些潤筆所得,其余就是唐寅祝枝山文征明三個人的資助,此時聽兩個友人左一句右一句,他心中不無感念,卻仍是躊躇不敢接受。
就在這時候,他突然只聽得左手邊傳來了一陣喧嘩,才一側頭,他就看到幾個大漢當街打成了一團。
倏忽間,扭打的這些人就掀翻了好幾個攤子,甚至抓起了條凳等物瘋狂互毆,引得路人連連退避,就在這一團亂的時候,一張條凳竟是沖著徐禎卿當頭飛了過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