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抬棺西征-《蜀中龍庭傳》
第(1/3)頁
一身玄甲白袍的徐扶蘇同北梁王徐芝豹等人出了京城,南下大嶼山寶蓮寺。
寶蓮寺主持釋了和尚圓寂的消息,除去寶蓮寺中的和尚和北梁王府中掌權的幾人得知外,北梁還尚未有消息流傳而出。北梁王下令命陳清之率領白馬義從鎖住大嶼山,香客,游僧,皆不能登山。
臨近山門,徐扶蘇拉住韁繩,示意雪白頭停下,雪白頭也溫順地遵從。他立即翻身下馬,其余人也相繼下馬登山。
高僧圓寂,按照佛門禮儀,則是全寺僧人誦讀經文一百天,更是要由新主持在天壇大佛佛座下方的龍興鐘,每隔半柱香敲一次,百日期間每日敲打一百零八次,寓意消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佛教在北梁興傳鼎盛,離不開北梁王徐芝豹的照拂,這也是為何釋了和尚愿意將其的金剛不滅之身贈于徐扶蘇,助其登頂世間武夫第一金剛境。世子徐扶蘇在武當山以太極無極將體內中的紫海與鎮符冰川相融,成陰陽兩極圖,一躍筑基直登金剛巔峰。后又在太湖與武夫韋氺問拳,鞏固了自身的武道之基。再由釋了和尚以人間金剛不壞身的體魄贈與徐扶蘇,世間金剛已是無敵。
于情于理,這一趟都是有必要的。
徐扶蘇獨自登上天壇大佛,站在山腳下,他極目遠眺了位于寶蓮寺左前方山峰,山體形似僧人敲擊木魚,而山頂高聳處,一尊青銅所制的釋迦牟尼大佛佛像,寶像**,慈眉善目,蓮眼低垂,一手施無畏印,佛心朝北,另一手與愿印輕放于腹前,靜坐蓮臺。
徐扶蘇閉目,松弛身心,一股浩渺虔誠的佛息在周圍奔涌,點點滴滴匯入到青銅大佛里。“信仰業力么?”徐扶蘇心里低語,當他念頭欲想深入大佛其中一探究竟,冥冥中一抹帶有警告韻味的氣機射來,他收回念頭,眼神閃過一絲遺憾,轉而看向那位站在大佛底座下一位灰衣布衫的年輕和尚,甚是陌生。
徐扶蘇拾階而上,來到那位灰衣布衫的年輕和尚身邊。
“以前為何從未見過你?”
這位灰布長衫的年輕和尚朝他行禮,“世子殿下,貧僧一直在寺內行的是掃地這些粗活,很少露面,就算偶有碰面,世子也不會注意。”
徐扶蘇略有歉意的向灰衣和尚道歉:“扶蘇無意冒犯天壇大佛,唐突了。”
灰衣和尚神色平和,并沒有追究徐扶蘇責任的意思,輕聲道:“佛,不怪罪向善之人。”
徐扶蘇聽完灰衣和尚頗有禪機的一段話,習慣問和尚法號的他饒有興趣問道:“主持法號是謂何?”
灰衣和尚搖頭輕笑,回答道:“貧僧,禪劍。”
“禪劍和尚?”
“正是。”
禪劍和尚合掌佛語道:“世子不必介懷了,緣去緣空,釋了和尚此生與你有緣,了解這段因果,方才所謂大自在。釋了釋了,萬物皆空。”
年輕和尚輕輕道“阿彌陀佛”,說完背離徐扶蘇,拿起掃把靜靜的清理天壇大佛座下的積雪和幾片落葉。年輕和尚身上有一股似有似無佛息,盡顯其祥和淺淡。
“修佛修心,是修到家了。”徐扶蘇稱贊道,灰衣的年輕和尚頷首致意,謙遜自然。
得到了寶蓮寺新主持禪劍和尚的開解,徐扶蘇心中最后的一絲芥蒂也蕩然無存。
下山之后,眾人才一同上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沂源县|
莎车县|
南阳市|
苍梧县|
天气|
塔河县|
连州市|
乌恰县|
宁明县|
亚东县|
贵德县|
安达市|
郴州市|
康定县|
中江县|
罗平县|
通道|
大方县|
武胜县|
昌吉市|
乃东县|
象州县|
丰顺县|
固安县|
普洱|
深圳市|
徐州市|
顺义区|
军事|
嘉黎县|
石城县|
西和县|
莱芜市|
桂阳县|
陵川县|
比如县|
灵璧县|
青河县|
汾阳市|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