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嘟……” 隨著幾聲帶有某些舊時代痕跡的提示音,易春的個人終端上投射出屬于母親的面孔。 或者說,是一張頗為熟悉的課桌。 教育戰線,是將人類綜合素質向上拉扯的龐大區域。 機械式的教學,或許能夠培養出一個不錯的資料型人才。 但對于人們之間的共情和自我認知,是沒有太大助益的。 人類的情緒,到了聯邦時代仍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命題。 而對于這方面的教育,也延伸出了非常龐大的基層教育工作者。 易春的母親,也是其中的一員。 在教育領域,工作的繁雜程度往往與教育者的良知呈反比。 因為學生思想的塑造,從直觀的領域里并不能帶給教育者多大的物質回報。 這注定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它需要默默燃燒教學者不知多少日夜輾轉的苦思。 “喂?兒子,你好像瘦了?” 正在寫著些什么東西的母親抬頭看了看視頻另外一頭的易春。 隨后,她有些詫異和驚喜地說道。 “最近運動多……” 易春對著母親笑了笑,在視頻的一角里他看到正在靜坐的父親。 一如他記憶中的那般,沉默而寧靜。 似乎是察覺到易春的目光,他扭頭看了易春一眼。 點了點頭后,便收回了目光。 大抵男人之間的交流,總是難以填充太多的詞匯。 “屋里是不是又亂七八糟了?” “你們那邊好像下雨了,鎮上冷不冷?” “最近沒空,你自己收拾利索點,小心哪天有小姑娘找你玩。” “我聽隔壁的李老師說,她閨女最近也在玩《放逐之路》,你沒事的時候去帶帶她。” 母親的嘮叨,總是存在某種作為軸心的主題。 又扯了一會兒關于隔壁李老師閨女的話題之后,易春關上了個人終端。 此時,外面已然滿是的雨聲。 易春想了想,把桔黃色的臺燈打開。 然后,從物品背包中抽出一片看起來頗為尋常的楓樹葉。 隨后,在易春意識的引導下,這枚楓樹葉在下一瞬間化為了一本頗具重量的書。 “《雨水與電擊的奇妙之路》?” 易春看著以方正漢字寫著的書名,然后靠在床頭上緩緩翻開。 如果以聯邦的書籍作為類比的話,這是一本典型的學術刊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