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春秋戰國時期,軍閥割據混戰,各個國家都在擴充軍備,這個時期出現了比較多的歷史留名軍隊。 比如說趙國的“胡刀騎士”,燕國的“死士”等等…… 而要說其中最強大,最久負盛名的軍隊,當屬魏之武卒,齊之技擊,秦之銳士這三支了! 其中的魏之武卒,便是戰國前期魏國名將吳起訓練的最精銳重裝步兵! 陰晉之戰,魏之武卒一戰成名! 戰神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于已的秦軍,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東方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使得魏武卒之名徹底名揚天下! 而后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魏武卒曾一度以區區幾萬人打得秦國丟失河西五百里之地,連函谷關都被攻破,打的秦國根本不敢踏過黃河。 根據后世史書記載,從攻破函谷關開始,吳起率領的魏之武卒,前后同各國諸侯軍隊大大小小歷經七十六戰,其中大獲全勝六十四次,剩余十二次僅是堪堪打成平手,縱觀一生戰史竟然無一敗績,最終成就了百戰不殆的赫赫威名! 其精銳與彪悍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而最令魏之武卒名貫青史,哪怕是在數千年后的現代也如雷貫耳的,終其原因,便是因為當年吳起訓練魏武卒的方法,堪比現代訓練特種部隊! 《荀子·議兵篇》中曾記載道:“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通俗點來講,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三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這在當時的軍隊中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故而,魏武卒是絕對強悍精兵的代名詞,戰斗力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哪怕在當時的世界,與同時期的希臘重步兵,以及波斯不死軍的部隊相比,都絲毫不落下風。 換句話說,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時期的“特種”部隊,沒有之一! 名頭大的簡直不要不要的…… 古代的特種部隊——魏武卒! 就光是憑借這一個名號,魏之武卒的赫赫威名,便絲毫不遜色于前面的幽州突騎。 “我操了……” “你牛逼壞了啊……” 漸漸緩過神來的王子羨瞪大了眼睛,在心中喃喃自語道,他也不管太山王圖輪回盤究竟能不能聽懂他的講話。 這是真的要給他把歷史上所有赫赫威名的千古名軍,全部召喚過來一遍的節奏么…… 佰,是周王朝至春秋戰國時期普遍的軍隊計數名稱,最為有名當屬周武王時期的“虎賁軍”了! 據《周禮》記載:“有虎賁氏,掌領虎士八佰,軍旅會同,君宿于外,則守王閑。” 這里的八佰就是八百人,而壹佰便是一百人! 因此,這是整整一百名魏之武卒!整整一百名!! 剛剛失去了幽州突騎時效卡的王子羨,瞬間感覺自己的腰桿子又硬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