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張小小的紙幣,雖說看似極其簡單,但是真正制作起來,卻是不非那般容易的。 因為李陽這一等,就等了將近一個月時間,連個毛都沒看到,更別說紙幣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因為一張紙幣,從材料至成品,其中間流程實在繁雜。就拿紙張來說,李陽就對紙張的材質、厚度、質感,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如此一來,這造紙環節,就大大的增加了難度。 造紙都不易,那么印刷就更難上加難了。 首當其沖的,便是雕板工藝。 從將作少府精選出來的雕板師傅,他們的雕刻技術雖然已經代表著大秦最為頂尖的手藝,但是看到李陽對紙幣提出來的那些水印要求,也是差點就哭了。 這……太**難了…… 十數位雕板師傅,幾乎眼眠時間非常的少,沒日沒夜的趕工。 除了雕板師傅難,油墨工也難,因為以往的印刷,都是用墨。而如今,則要選各種礦顏料來配色。比如石青,石綠,朱砂,雄黃,白云母等礦質,又如貝殼胡粉,綠土。甚至還佐以動植物如胭脂,洋紅,藤黃,蘇方,青岱,藍花,草汁,以及人造顏料黃朱,赤朱,黑朱,銅綠,鉛丹,鉛白等。總之,顏料之豐富,非幾十種不等。 最后,終于是配制出了令李陽滿意的淡墨色,以及青藍色。 而且,因為選用的顏料之多,加上又是礦顏料、植物顏料等配制而成了,所以顏色的色澤之豐富飽滿,絕非是后世化工顏化可比的。 用李陽的話來講,后世的化工顏料跟大秦印鈔用的顏料一比,后世的顏料簡直就是垃圾! 不過,他這話倒并非吹牛,因為后世考古發現的大秦鈔票,確實令后世的人們都汗顏。 大秦鈔票,色澤之艷,千年不退絲毫,加上大秦雕板的精細程度,使得印刷出來的大秦鈔票,絲毫不輸后世的印刷機印的鈔票。 當然,這種大秦鈔票,一度成為了后世的國寶,因為它不僅代表了大秦帝國當時的工藝之手準,還代表著一定的藝術性,如同畫家之畫作一般珍貴難得。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李陽不可能知道后世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