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極品啊,500積分,買。” 蘇辰找了很久,這會才見到一塊原石毛料有超過500點積分的:“打包帶回去。” “小兄弟,這塊原料如此簡陋,表皮全無光澤暗淡無光。”一旁一個大師在挑選的時候,見到蘇辰要購買一塊如同胚料堆積物原石,忍不住提醒道:“你還是選擇另外一塊吧。” “老大,買嗎?” “打包。” “孺子不可教也。” 大師搖搖腦袋便離開了。 “綠,出綠了,我出20萬。” “我出25。” .... 是一塊翡翠原料表皮有色,表面很好,在切第一刀時見了綠,讓不少珠寶商紛紛出了價,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賣給他們來開,有可能切第二刀時綠可能就沒有了,也有可能第二刀下去一片綠,那就大賺特賺了。 一刀見綠的男子表現的很激動,十萬掏的翡翠原料,這一刀下去就翻了一倍,給誰不興奮,場上資產過億,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統計的不懂資產,還包括了公司資產,十萬雖然不多,其實也可以讓他們激動一下。 當然,還有不少手上購買了百萬原石的料子,整體都被皮殼包著,未切開。 毛料也稱為“石頭”,滿綠的毛料稱為“色貨”;綠色不均勻的毛料稱為“花牌料”,無高翠的大塊毛料被稱為“磚頭料”。 賭石的外皮裹著或薄或厚的原始石皮,不同的賭石顏色各異,紅、黃、白、黑皆有,還有混合色,玉石交易中最賺錢的,最誘惑人的,但也是風險最大的非賭石莫屬,珠寶界除了一刀窮,一刀富,還有一句行話:賭石如賭命,賭贏了,十倍百倍地賺,一夜之間成富翁;賭垮了,一切都輸盡賠光。 一般僅從外表,并不能一眼看出其“廬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這層外殼很快判出其內是“寶玉”還是“敗絮”。因而買賣風險很大,也很“刺激”,故稱“賭”,賭贏了利潤很大,所以這種買賣從古到今歷久不衰。 傳說緬甸玉石商人賭石后,當真正切開加工時,一般不敢親自在場,而是在附近燒香、求神保佑,如果切開的賭石內有許多水靈剔透的翠綠,一夜之間便可成為富翁,如果切開賭石后其本質是一塊外綠內白的灰沙頭,一夜之間就會傾家蕩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