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宋軍奇襲燕京的六千精銳騎兵,除了不知所蹤的一千人馬,最后僅有數百人撤出城去,其余全部陣亡。 遼軍繳獲宋軍戰馬五千匹、鎧甲四千多具。 楊可世坐下的那匹踏雪烏騅馬,因為找不到主人,而目光迷茫,獨自在燕京大街上狂奔。 楊可世和郭藥師率人縋城而出之后,蕭干與耶律大石忙著指揮遼軍在城內收拾棄甲,捕殺殘軍,沒有出城追襲。 楊可世和郭藥師因此得以逃脫。 傍晚,他們來到安次縣境內,將殘兵敗將召集在一起,僅得到四百來人。 郭藥師問:“咱們接下來去哪?去良鄉,還是去雄州?” 楊可世覺得燕京這一仗打得非常窩囊,而且他搞不明白劉延慶和劉光世父子為什么沒派援軍來,進而也不敢去見劉延慶。 郭藥師的心里則充滿了悲哀! 這個奇襲燕京的計劃是郭藥師提出來的,如今失敗了,劉延慶能不讓他當這個替罪羊嗎? 所以,郭藥師對楊可世說:“要不然,將軍跟我去涿州養傷吧,然后咱們再慢慢計較?” 怕劉延慶害他,又實在沒臉去見童貫,加上身上有毒又有傷需要地方靜養,所以,楊可世考慮了一下,便跟郭藥師去了涿州。 劉延慶對于燕京城內發生的事一無所知。 事實上,劉延慶早已派劉光世率大軍前去燕京接應楊可世和郭藥師了。 可不光楊可世和郭藥師沒有消息傳回來,劉光世也沒有消息傳回來。 正在劉延慶納悶不已之時,忽然收到郭藥師和楊可世從涿州派人送來的信。 劉延慶這才知道宋軍偷襲燕京已經失敗,六千人馬只剩下幾百殘兵敗將逃去了涿州。 這讓劉延慶大為震驚,同時又大為不解! “怎么會敗?敗了之后,他們怎么不回來,而去了涿州?” “我兒子的援軍哪里去了?難道也全軍覆沒了?” 劉延慶非常擔心自己的兒子。 劉延慶下令:“各軍繼續開挖壕塹,壕塹的深度不低于四尺,底寬不少于兩尺!”——劉延慶打算在盧溝河畔打一場陣地防御戰。 幾天后,劉光世忽然全軍撤回,一兵一卒也不缺。 劉光世對劉延慶說:“我們按照計劃,一路東行,繞過遼軍的盧溝河防線,到安次后再折向北,可由于路線不熟,繞的路線過長,等到我們來到燕京城東郊時,城樓上插著的是遼軍的大旗,我因此判斷遼軍主力已經回城,所以沒敢貿然發起進攻。后來,我聽說宋軍在城內全軍覆沒,遂率大軍撤了回來。” 對于增援燕京遲誤,劉光世感到很自責。 但劉延慶并沒有責怪劉光世,而是安慰劉光世說:“能全軍而退也屬不易,不要將此事放在心上。” 從劉延慶對劉光世的態度上,不難看出,趙佶選劉延慶當這個統帥,犯了一個多大的錯誤。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蕭干親率精兵八百人,沿盧溝河岸西行三十里,然后悄悄渡河,繞到宋軍背后,之后在琉璃河鎮南的大路兩側埋伏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