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雖說童貫一直在堅持,也一直在催促勝捷軍盡快補全、催促西軍盡快集結,可蔡仍敢斷定,不論是勝捷軍的補全,還是西軍的集結,都不會那么順利。 西軍內部的關系太過復雜了,不經歷一系列的博弈,是不太可能離開西北的。 而勝捷軍這次的傷亡又太大了,關鍵是因為方臘起義一事現在錢糧都不濟,因此,想在短時間內補全出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終北上的,只能是立即就能開拔的金吾軍。 換而言之,這個統帥,蔡仍當定了,無人能阻止,童貫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蔡仍這次之所以冒險回到東京汴梁城,原因之一就是,蔡仍想在自己的野心暴露之前,最后在從趙宋王朝撈一筆。 別誤會,蔡仍要得不是錢,而是人,準確的說是人才。 蔡仍今時可不同于往日。 想當初,蔡仍想招攬一個小小的縣令趙開,都因為自己的品級不夠,而無法招攬。 現在,蔡仍雖然比王黼、童貫、蔡攸這些重臣、權臣差一點點,但也已經勉強可以自成一派招攬一些羽翼了。 而且,蔡仍現在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這個借口就是,倘若蔡仍率兵北上收復燕云,就必須要有一批文官追隨。 所謂燕云,按后世的地名來說,就是指北京地區,天津、河北、山西地區的北部,共劃分了十六個州。 再細分點,又分為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 山前七州以北京為核心。 山后九州以大同為核心。 在五代十國時期,后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登上皇帝的寶座,不惜以燕云十六州拿來與契丹人聯盟,自此以后,中原王朝的門戶,就相當于對北方游牧民族敞開了。 從地形上來看,山前七州本身就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而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戰斗優勢,就是騎兵。 當騎兵遇上平原,戰斗力可以說是極其強悍的,如果拿不到山前七州,華北平原上就幾乎無險可守。 而山后九州,一方面那有重要的產馬地,另一方面那里可以提供戰略緩沖空間,并對山前七州提供支撐。一旦拿到手,就相當的穩妥了。 除此之外,也可以將平州、灤州、營州這三州之地劃入燕云的防區內——從平灤營三州也可以南下,這里屬于南下的第三道通道,遼國得到平灤營三州之后,將此三州單獨劃出來了一個平州路。 如此一來,燕云其實是十九州。 先不說怎么打下這燕云十九州。 趙宋打的主意不是,去燕云十九州打一仗,然后在那里搶點東西,之后就班師還朝。 趙宋打的主意是,收復燕云十九州。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趙宋打的主意是,將燕云十九州打下,然后派人治理。 打下來靠武將,但要治理,就非得用文官不可了。 而燕云十九州,是絕不可能一口氣全都打下來的,很可能是一個一個打下來。 如此一來,打下一個州,就得派一批文官去治理,再打下一個州,再派一批文官去治理,以次類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