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得賢治定-《大宋梟途》
第(1/3)頁
…
趙佶登基初期,徽宗一朝的情況一度還很不錯——內有蔡京主掌國政,增加國家財稅收入。外有童貫領兵攻略,連取湟川等數個邊地州郡,和西夏與遼國的交涉都從消極防守轉向了積極進攻。一時之間竟然隱隱有中興之象。
然而——
隨著文治武功都達到了一個不錯的高度,趙佶開始飄了。
趙佶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藝術家皇帝,對園林景觀有發自內心的愛好。
蔡京第二次任相之后,總結了之前的經驗教訓,認定:只有討好趙佶,讓趙佶高興,他才能一直擁有權力。
于是,蔡京開始逢迎趙佶的愛好,在東南幾個路專門設立應奉局,搜羅東南的奇花異石運往東京汴梁城用來裝飾內宮。
這就是明代小說《水滸傳》當中屢屢出現的花石綱。
在唐宋兩代,綱指的就是成批運輸的大宗物資。物資囤積起來了之后,進行集中運輸(主要通過水路),就是綱運。比如花石綱,以十艘運輸船的貨物為一綱。
其實——
在蔡京的立場上,所有的花石綱都不應該征收,而是應該以合適的價格進行采買。
但在宋朝的官僚行政體系下,一切國家行為都成為貪官污吏斂財的方便之門。
結果就演變成,官府千方百計的探聽民家哪里有奇花異石,一旦查實,馬上查封。乃至于拆房扒屋,敲詐勒索。民眾稍有抵抗,立馬投入監牢。無數中產之家為之傾家蕩產。
花石索取到手之后,又要通過水路運往東京汴梁城。
為了使綱船通行無阻,甚至拆毀橋梁,破毀城郭。
運輸途中,官吏又強行征用大量商船和向汴京運糧的漕船。
船隊沿途騷擾兩岸百姓,強使供應差役,民眾苦不堪言。
截至到目前為止,花石綱已經陸陸續續搜刮了十五六年,這成為北宋朝廷在東南的最大弊政。
而實際上,北宋朝廷因為要維持行政和兵政體系,開銷本就特別大。
再加上趙佶這個皇帝的大肆鋪張浪費、窮兵黷武,即便蔡京等人再能賺錢,也慢慢入不敷出了。
沒辦法,蔡京等人只能變相的增加民眾的稅收。
像:
和買——合買原是北宋朝廷提供給農民的一種貸款,春天放錢給農民,秋天收取絲絹作為回報。到后來國家春季不放錢,秋天也照收絲絹不誤,成為雜稅之一。
折變——北宋一朝出于實際需要,有的時候會將征收的實物賦稅折變為其他物品,比如以錢折麥,以錢折絹等等。
支移——指農民必須將繳納的谷物絲絹等運到官府指定的地點交納,如果不想改變繳納地點,則必須多繳納一筆運輸費。
頭子錢——指與官府府庫發生帳目往來的時候繳納的一筆額外費用。一旦繳納賦稅,則必然加收頭子錢。
而這些還不算最基本的稅收——田賦。
田賦包括了朝廷所有的公田出租收入、私人田產的田賦、城市里私人住宅、店鋪和菜園的土地賦。此外還有人頭稅和各種正常賦稅之外的雜變賦。
如此沉重的賦稅,本就壓得民眾受不了。
北宋朝廷又在富裕的東南地區更加收進際,收取了吳越國時代對兩浙的附加稅。大體上就是每十畝田地比照十六畝征收。
后來,又在正規之外采用借支的辦法,即今年預借明年到后年的賦稅,乃至借支到七八年以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宜都市|
房产|
布尔津县|
渝中区|
新化县|
肇州县|
宣威市|
桦川县|
通江县|
盘锦市|
南雄市|
茌平县|
外汇|
鄂托克旗|
临高县|
房产|
安义县|
泸州市|
潞西市|
青海省|
武安市|
开鲁县|
延庆县|
葵青区|
山东|
砚山县|
雅江县|
沈丘县|
阳江市|
祁门县|
顺平县|
桦甸市|
天镇县|
枣阳市|
徐水县|
自贡市|
沭阳县|
金沙县|
龙口市|
武威市|